恰似东山不见时,我怀如此更能诗。
传闻荐表虽无验,感激修涂独见思。
渝水微茫蓬岛外,秋风浩荡菊花期。
别来残锦何堪寄,羞示孙郎帐下儿。
恰似东山不见时,我怀如此更能诗。
传闻荐表虽无验,感激修涂独见思。
渝水微茫蓬岛外,秋风浩荡菊花期。
别来残锦何堪寄,羞示孙郎帐下儿。
这首诗以比喻开篇,将孙小隐比作东山的隐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难以相见的深深思念。"恰似东山不见时",暗示了友人的隐逸生活和诗人对他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我怀如此更能诗",表达了自己在思念中激发的创作灵感,表明友情对诗人的触动之深。
"传闻荐表虽无验,感激修涂独见思",诗人提到虽然没有实际的推荐机会,但孙小隐的才德仍然让他心存感激,对他的人格和才华有着深深的敬意。"渝水微茫蓬岛外",描绘了一幅辽远而神秘的画面,象征着友人隐居之地的遥远与超凡。
"秋风浩荡菊花期",借秋风和菊花寓言友人高洁的品格,以及诗人期待与他重逢的心情。最后,诗人感慨地说"别来残锦何堪寄",表达对分离后无法传递完整情感的遗憾,以及对自己作品的谦逊态度,"羞示孙郎帐下儿",暗示自己的诗才或许不足以匹配孙小隐的高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人的隐逸生活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宋末元初诗歌的婉约与深沉。
小窗月影东风,单衣伫立轻寒骤。
闲门静掩,湘帘不捲,深宵时候。
已隔经年,更添愁绪,问君曾有。
料春光满眼,王孙草色,离离远,迷荒甃。
一曲杨枝别后。恰依稀、探春时又。
客中何处,侬今生怕,为侬消瘦。
飞燕雕梁,落花深巷,一般搔首。
更天涯是处,流莺满院,说新和旧。
光阴簪菊近。费暗省秋期,几探芳信。
故人自别,江山瘦、鬯好登临谁分。题糕落帽。
忍忘却年时疏俊。
帘乍捲、笙语霜前,依稀破人酲困。
安排更把茱萸,怕刬地烟尘,放晴难稳。素娥问讯。
应不负、占取一天风韵。
无情有恨,数旧约曾无凭准。
愁暂倚、风雨壶觞,低徊看鬓。
赤羽横霜气。玉勒盘秋地。云边挥手处,双雕坠。
便飞电排空,待指狼星碎。更射江潮退。
趁几阵西风,千里全销烽燧。奈暗老、当年猿臂。
觅得封侯未。壮游还说、向天山外。
问听遍弓衣,谁识穿杨技。凉月喧芦吹。
四望蛮烟,肯静拥、乌号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