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孙孟修·其四》
《次韵答孙孟修·其四》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故园松菊未全荒,桑梓遥瞻雨露芳。

自愧青绫严内直,长怀白发在高堂。

文名敢拟追先汉,诗律谁当继盛唐。

江海羡君才独健,赠来珠玉夜生光。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次韵答孙孟修(其四)》。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和对家庭的深情。

首联“故园松菊未全荒,桑梓遥瞻雨露芳”,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松菊虽未完全荒芜,但远方的家乡在雨露滋润下依然生机勃勃,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颔联“自愧青绫严内直,长怀白发在高堂”,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身居高位,却不敢忘本,时刻怀念着年迈的父母,体现了孝顺的美德。

颈联“文名敢拟追先汉,诗律谁当继盛唐”,诗人以谦虚的态度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大家的仰慕,同时暗示了自己的文学追求,希望能够像先汉的文人那样留下不朽的篇章,或在诗歌创作上追随盛唐的辉煌。

尾联“江海羡君才独健,赠来珠玉夜生光”,诗人对友人的才华表示羡慕,并感谢友人赠送的礼物,如同夜空中闪耀的珍珠,照亮了夜晚。这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也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家庭的深情,又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友人的尊敬与感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望北台早发

晓起天无色,星光浸冷溪。

荒榛塞古道,野戍听晨鸡。

林黑椎埋匿,风生草树嘶。

此心长惴惴,残梦逐轮蹄。

(0)

来往浑无著,虚空自古今。

卷舒如有意,隐现亦何心。

不霈高天雨,旋留邃谷阴。

风来时莫测,敛迹尔应深。

(0)

题千佛山精舍二首·其二

晴日扩奇胸,崖端卓瘦筇。

高城浮片水,平野耸三峰。

云窦藏冰雪,风霄响桧松。

卑喧寻解脱,此地觉从容。

(0)

公车入都留别蔡宗鲁

脂辖龙沙道,悲风怆客神。

饥寒离二老,冰雪去孤身。

绝域谁堪告,倾囊尔又贫。

壮怀思急遂,不敢畏艰辛。

(0)

寄答李眉山五首·其二

朝随白云去,暮与清溪还。

有时不欲往,伫看门前山。

山色倏隐现,变幻常无端。

人事有得失,亦在须臾间。

冥鸿翔高云,巨鱼潜重渊。

岂故耽离群,百年心独閒。

(0)

送门人杨赴乌程主簿何赴东乡县令尤赴鸡泽教谕

春风吹飞云,飘飖随所之。

交游岂长聚,亦知当乖离。

况君行就官,讵复能久羁。

行矣不可留,念我此何时。

弃妇归无家,览镜惜容仪。

出亦无所适,入亦长苦饥。

不谓同心友,各自东西驰。

征人慕前程,宁知我心悲。

心悲勿复言,且尽今日欢。

欢罢还成泣,愿君少留连。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