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路。悄目断、十里堤边树。
频年暗碧笼烟,依约春莺藏处。
游踪记省,残月里、轻舟出前浦。
野风吹、万柳欹斜,片红催趁潮去。
波逝甚日重回,高楼外、山眉隐隐愁聚。
五月江城梅花落,疑遍地、蛮歌凤舞。
秋光到、蒹葭水国,暗中换、凄凉朔雁语。
近黄昏、阵影摩空,岁寒谁是俦侣。
沧洲路。悄目断、十里堤边树。
频年暗碧笼烟,依约春莺藏处。
游踪记省,残月里、轻舟出前浦。
野风吹、万柳欹斜,片红催趁潮去。
波逝甚日重回,高楼外、山眉隐隐愁聚。
五月江城梅花落,疑遍地、蛮歌凤舞。
秋光到、蒹葭水国,暗中换、凄凉朔雁语。
近黄昏、阵影摩空,岁寒谁是俦侣。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词人通过“沧洲路”、“十里堤边树”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频年暗碧笼烟,依约春莺藏处”,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天的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富有生机,烟雾缭绕之中,仿佛能听到春莺的啼鸣,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
“游踪记省,残月里、轻舟出前浦”,词人通过回忆过往的游历,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残月下的轻舟,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寄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波逝甚日重回,高楼外、山眉隐隐愁聚”,这一段描绘了江面波浪起伏,似乎预示着时光的不可逆转,高楼之外,山峦连绵,仿佛凝聚着无尽的忧愁与思绪。
“五月江城梅花落,疑遍地、蛮歌凤舞”,五月的江城,梅花飘落,词人将此景象与“蛮歌凤舞”相联系,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某种神秘而美好的文化氛围。
“秋光到、蒹葭水国,暗中换、凄凉朔雁语”,秋天的芦苇丛生之地,随着季节的更迭,雁群南飞,传递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离别之意。
“近黄昏、阵影摩空,岁寒谁是俦侣”,黄昏时分,雁阵掠过天空,词人在此表达了对孤独与寂寞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于知音难觅的深深忧虑。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