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其三》
《咏怀·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亭亭南澥云,变化如游龙。

朝冠扶桑日,暮舍阊阖风。

光彩何荧荧,降我药珠宫。

感子相羽翼,飘飖至崆峒。

获睹轩辕帝,心华开鸿濛。

万象无遁形,来朝宝镜中。

双成为舞女,子晋为歌童。

游戏太虚庭,谁能知所终。

(0)
鉴赏

这首诗《咏怀(其三)》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创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奇幻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云的形态变化,仿佛游龙般在天空中穿梭。早晨时分,云彩如同冠冕般与扶桑日光交相辉映;傍晚则化作轻风,飘逸至阊阖之境。云彩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仿佛降临于药珠宫。

诗人表达了对云的感激之情,认为云如同羽翼一般,引领他飘荡至崆峒山。在遇见轩辕帝后,诗人的内心如同宇宙般豁然开朗。万物的形态在宝镜般的视野中无所遁形,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诗中提到的“双成”与“子晋”,分别代表了古代神话中的两位仙人,暗示诗人与仙界的联系,以及在太虚之庭中自由自在的游戏,似乎预示着生命的无限可能与最终归宿的未知。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神秘与超自然世界的向往与探索。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箕仲贫复故业

负郭萧然在,何烦更拮据。

故宫惟一亩,环堵足三馀。

坐拥高人榻,门惊长者车。

春风看社燕,依旧到庭除。

(0)

寄怀李师孟水曹

别署秋光满,千帆霁色开。

海风吹月上,江雨带潮来。

名著山公启,诗传水部才。

不知登眺处,谁与共衔杯。

(0)

送龙长史之武昌

荆衡山漠漠,江汉水汤汤。

送汝从兹去,何时到武昌。

楚筵堪设醴,汉署忆含香。

北上多鸿雁,音书好寄将。

(0)

夏日游张内史园饮酒醉卧既寤日已夕矣偶题口号

空园花色暗,云卧不知醒。

松风洒面忽惊起,夕阳照见西山亭。

遥看群鸟飞孤屿,无数蝉声吊残暑。

解酲何惜整新杯,散发行吟自归去。

(0)

娄水道中送徐孟孺游西湖

天空露冷蒹葭白,淡月笼沙秋一碧。

夜深微语破鸿濛,知君剩有烟萝癖。

今朝共醉娄水船,明朝还著武陵屐。

武陵之胜何处寻,苍茫万顷桃花深。

南高北高青不断,湖光山色遥相侵。

有时扶筇啸绝顶,忽复抱琴云水阴。

乘兴往还无不可,借此一舒廓落心。

吁嗟乎香山白社空尘土,西陵红粉销烟雨。

千秋佳事至今传,三竺六桥竟谁主。

依稀记得客游年,片片红霞落麈尾。

两湖杳霭梦见之,平分风月今有汝。

(0)

武林山水

十年梦作西湖游,今日还浮湖上舟。

涌金门外横塘路,数里垂杨锁玉楼。

楼前流水朝朝绿,湖光片片摇寒玉。

风中不断藕花香,烟外微闻采菱曲。

画船箫鼓载红妆,枫叶芦花映夕阳。

孤山鹤去亭犹在,太守堤存柳半黄。

岳王祠畔西陵路,夭矫长松不知数。

青天昼接两云高,紫气夜通天竺雨。

灵隐峰头月渐高,罗刹江边正暮潮。

望穷匹练腾沧海,坐久天香落锦袍。

江山万叠纷缭绕,烟光倏忽迷昏晓。

默存恍在化人都,凭虚何必蓬莱岛。

便欲移家住此间,浮槎载酒日看山。

不应世谛犹相恋,愁绝题诗醉里还。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