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古·其十四》
《咏古·其十四》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吴王既栖越,出游包山湖。

道逢一丈人,邀我洞庭隅。

灵墟发深藏,中有神禹书。

大文秘天地,乃传百六初。

金简歊浮云,玉宇回璇枢。

科斗不可辨,鸟迹互盘纡。

精华一以泄,厌气直国庐。

顾见二室颠,三石方扶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吴王流放越国后,游历至包山湖,偶遇一位长者,邀请他前往洞庭湖边的故事。长者引领吴王进入灵墟,展示了一本据说是大禹留下的神秘书籍。书中记载着天地间的大秘密,以及百六之数的奥义。金简在浮云中闪烁,玉宇旋转着星枢,科斗字与鸟迹交织,展现出书籍中蕴含的精粹。这些文字似乎释放出一股力量,影响着国家的气运。吴王还看到了两座山峰的顶端,以及三块石头的茂盛生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虚构的情节,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传说和神话元素,展现了古代文明的智慧与神秘。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喻了知识的力量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寄庄孔旸二首·其二

背郭诛茅草盖堂,边江种柳树为墙。

舟中梦醒闻春雨,楼上诗成坐夕阳。

南纪壮游馀岁月,北扉遗草旧封章。

清时例有逃名客,见说严陵本姓庄。

(0)

厓山大忠祠诗四首·其四

宋家行在日南迁,胡骑长驱百万鞭。

潮海有灵翻佑贼,江流非堑枉称天。

庙堂遗恨和戎策,宗社深恩养士年。

千古中华须雪耻,我皇亲为定幽燕。

(0)

厓山大忠祠诗四首·其一

国亡不废君臣义,莫道祥兴是靖康。

奔走耻随燕道路,死生惟著宋冠裳。

天南星斗空沦落,水底鱼龙欲奋扬。

此恨到今犹不极,厓山东下海茫茫。

(0)

陵祀归闻赐戴煖耳诸公有作再借前韵五首·其四

拂面寒生雪后飔,十金貂价岂容辞。

鵔鸃秖解戎衣著,狐貉空随猎马骑。

礼重鄘人歌鼠日,功多杨子拔毛时。

君恩不与炎凉变,欲和唐官赐葛诗。

(0)

晚步天津

山光翠叠老龙鳞,故国遗墟草自新。

世事尽随伊阙水,行人独踏汉宫尘。

北邙高冢元无主,金谷残花不系春。

却恐杜鹃今再至,天津桥上客伤神。

(0)

奉和石斋先生见寄·其二

山亭水阁此何春,瘦马犹存踣铁身。

珍重东风休料峭,今年花比去年贫。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