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既栖越,出游包山湖。
道逢一丈人,邀我洞庭隅。
灵墟发深藏,中有神禹书。
大文秘天地,乃传百六初。
金简歊浮云,玉宇回璇枢。
科斗不可辨,鸟迹互盘纡。
精华一以泄,厌气直国庐。
顾见二室颠,三石方扶疏。
吴王既栖越,出游包山湖。
道逢一丈人,邀我洞庭隅。
灵墟发深藏,中有神禹书。
大文秘天地,乃传百六初。
金简歊浮云,玉宇回璇枢。
科斗不可辨,鸟迹互盘纡。
精华一以泄,厌气直国庐。
顾见二室颠,三石方扶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吴王流放越国后,游历至包山湖,偶遇一位长者,邀请他前往洞庭湖边的故事。长者引领吴王进入灵墟,展示了一本据说是大禹留下的神秘书籍。书中记载着天地间的大秘密,以及百六之数的奥义。金简在浮云中闪烁,玉宇旋转着星枢,科斗字与鸟迹交织,展现出书籍中蕴含的精粹。这些文字似乎释放出一股力量,影响着国家的气运。吴王还看到了两座山峰的顶端,以及三块石头的茂盛生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虚构的情节,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传说和神话元素,展现了古代文明的智慧与神秘。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喻了知识的力量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