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遣》
《自遣》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诗馀眠白日,饮后坐清风。

万事乘除里,平生宠辱中。

心无随境变,意自与天通。

莫笑邯郸梦,惺惺更是空。

(0)
注释
诗馀:指诗歌之余暇时光。
眠:睡眠。
白日:白天。
饮后:饮酒之后。
清风:清凉的风。
万事:世间万物。
乘除:增减变化。
平生:一生。
宠辱:荣宠和羞辱。
心无:心境不因。
随境变:随着环境改变。
意自:心意自然。
与天通:与天地相通。
邯郸梦:典故,比喻虚幻的梦境或不切实际的追求。
惺惺:清醒明白的样子。
更:更加。
空:空虚,无实。
翻译
在诗的世界里度过白天,酒醒后沐浴清风。
世事在增减变换中,一生的荣辱皆经历。
心境不受外界影响,心意仿佛与天相融。
不要嘲笑邯郸梦般虚幻,清醒时更觉一切为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闲暇时光中的心境与感慨。首句"诗馀眠白日,饮后坐清风"写出了诗人在悠闲的午后,沉醉于诗意之中,或是微醺后坐在清新的秋风中,这种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接下来的"万事乘除里,平生宠辱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淡态度。无论是荣华还是屈辱,都已置之身后,只是在内心深处感受着生命的起伏。

"心无随境变,意自与天通"则更加深入地揭示了诗人的精神状态。他的心灵如同一面镜子,不为外界所动摇,而他的意志则是自由而超脱,与大自然、宇宙之道相通,这种境界令人想起道家追求的"天人合一"。

最后两句"莫笑邯郸梦,惺惺更是空"则带有了禅宗中对世间万象本无常住的洞见。诗人警示自己不要轻视那些看似虚幻的梦境,因为现实世界也如同梦一般虚幻不定。

整首诗通过平和淡定的语调,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达观至简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偈颂三十首·其十八

谁道凡情不作佛,咦,大丈夫,休分别,百亿尘劳从此诀。

今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0)

證道歌·其一四三

一性圆通一切性,观君莫犯西天令。

至道无难嫌简择,杜口毗耶元不證。

(0)

證道歌·其二十九

诸行无常一切空,一切空处合元宗。

如如莫作身边见,法界无他一性同。

(0)

颂十玄谈·其四回机

却装珍御复名谁,更展琅函耀木辉。

了道不除□权立,一切元体是无馀。

(0)

造袁州浮桥语

普庵教化修浮桥,信心自肯大丰饶。

解脱皆因不思议,度人无量永逍遥。

秀江千古源何极,非干今日与明朝。

一生补处谁知有,万德咸欢寂体寥。

蚊子眼中藏刹土,红灯焰里热眉毛。

毫发虚空全不漏,海山相击浪滔滔。

石牛吃尽张公粟,木女垂丝钓巨鳌。

新罗国打西川鼓,东震旦抛北越刀。

孔自孔,毛自毛,针劄不入大雄豪。

妄想颠倒苏公盛,未解撑船弄竹篙。

岂在文言多卜度,德山拄杖不敲槽。

(0)

纸被歌训行童·其二

皂袖寒袍入体仪,霞光闪烁绕身飞。

或行或坐频频看,或卧或眠每每披。

几度入山游胜境,数回海上觅龙骑。

假饶千两黄金贵,难买山僧这个衣。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