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江村听雨眠,风尘万事总堪怜。
漂流未见民归业,赋敛重教出市廛。
壮士有戈回白日,竖儒无术补青天。
故园梦想荒芜遍,茅屋苍苔老石田。
日日江村听雨眠,风尘万事总堪怜。
漂流未见民归业,赋敛重教出市廛。
壮士有戈回白日,竖儒无术补青天。
故园梦想荒芜遍,茅屋苍苔老石田。
这首诗《雨中》由明代诗人陈缉所作,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与对故土的深深思念。
首联“日日江村听雨眠,风尘万事总堪怜”,开篇即以“日日”、“江村”、“听雨眠”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暗示了诗人生活的环境和心境。接着,“风尘万事总堪怜”一句,点明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无论是个人的遭遇还是社会的现状,都充满了悲悯之情。
颔联“漂流未见民归业,赋敛重教出市廛”,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苦难。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百姓流离失所,无法安定生活,而官府的苛捐杂税却让本已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这两句通过对比,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问题。
颈联“壮士有戈回白日,竖儒无术补青天”,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在这乱世之中,需要有勇猛的战士挺身而出,用武力改变现状;同时,也需要有智慧的学者提出有效的策略,来解决社会问题。然而,在现实中,这两种力量似乎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失望。
尾联“故园梦想荒芜遍,茅屋苍苔老石田”,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对故乡的回忆与怀念。在风雨飘摇的社会中,诗人只能在梦中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看到曾经的家园如今满目疮痍,茅屋长满了青苔,石田也显得荒凉。这一联不仅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也暗含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与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昭回云汉揭天章,忽到人间足宠光。
必有飏言兴率作,不须击筑叹飞扬。
湛恩汪濊倾多士,密意绸缪际万方。
何幸小臣陪俊造,一如丰草在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