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手孤烟落,芳榴露数花。
小池他夜雨,幸减一枝斜。
应手孤烟落,芳榴露数花。
小池他夜雨,幸减一枝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足初愈后,在小院中散步时所见的景致,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
“应手孤烟落”,开篇以“孤烟”二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随着“落”字的运用,仿佛那缕孤烟缓缓地、静静地消散在空气中,给人以时间流逝、万物归寂之感。
“芳榴露数花”,转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榴花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艳,散发出阵阵芳香,为这宁静的小院增添了几分活力与色彩。这里的“数花”不仅展现了榴花的数量,更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繁盛。
“小池他夜雨,幸减一枝斜”,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小池塘。夜晚的雨水轻轻拍打着水面,似乎在为小池增添了一份清新的气息。而“幸减一枝斜”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敏感与欣赏,即使是一枝斜出的花枝,也能触动诗人的心弦,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病愈后的愉悦心情。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仿佛能亲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
坠鞭江上路,皋桥西弄,曾醉泰娘家。
天教残梦续,小市临邛,吹到七香车。
当筵一笑,重泥我顾曲红牙。
还记得题笺旧句,唱彻浪淘沙。
堪誇娇腮桃晕,细步莲生,压教坊声价。
谁不姤茂陵词客,独占名花。
无缘便筑藏春坞,又分襟风雪天涯。
肠已断,更听琵琶。
云峰大禅师,佛日现真相。
长耳深眸青,圆顶毫光放。
得非惠远流,无乃汤休行。
了心岩壑中,寄迹云水上。
若人问所处,无住无来往。
兹夏忽相逢,石门古方丈。
翩翩山云衣,系以孤锡杖。
天龙为护持,泉石作供养。
时焚戒定香,遍阅华严藏。
从游诸弟子,一一大小朗。
我本尘蒙徒,心目稍清畅。
此意良有因,累日得閒讲。
行当谢不敏,作礼合吾掌。
普济在众生,功德不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