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臂何妨入隐沦,高贤应总贵全真。
次山有以称聱叟,鲁望兼之传散人。
拂水远天孤榜晚,夹村微雨一犁春。
不知图画谁名手,状取江湖太古民。
掉臂何妨入隐沦,高贤应总贵全真。
次山有以称聱叟,鲁望兼之传散人。
拂水远天孤榜晚,夹村微雨一犁春。
不知图画谁名手,状取江湖太古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杂兴四首(其四)》,作者以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为题材,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淡泊。首句“掉臂何妨入隐沦”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隐居生活的向往,无拘无束,不拘小节。接着,“高贤应总贵全真”强调了对高洁人格和真实本性的追求。
诗人提到“次山有以称聱叟,鲁望兼之传散人”,这里借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次山和鲁望,分别指唐代诗人柳宗元和皎然,以此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敬仰和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拥有超脱世俗的风范。
“拂水远天孤榜晚,夹村微雨一犁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傍晚时分,孤独的小船在水面划过,远处天边泛着余晖,春雨绵绵中农民正在耕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不知图画谁名手,状取江湖太古民”是对画家技艺的赞美,诗人惊叹于这幅画面仿佛出自名家之手,它真实地捕捉到了江湖间淳朴古民的生活状态,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简朴生活的欣赏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高雅人格的追求,以及对淳朴民间生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