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一首》
《诗一首》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江皋草茅软,马首路平宽。

叹老龙钟态,伤春料峭寒。

月檐茅影乱,风瓦竹声乾。

喜从佳公子,诗成槊在鞍。

(0)
注释
江皋:江边。
草茅:草地。
软:柔软。
马首:马头。
路平宽:道路平坦宽敞。
叹老:感叹年老。
龙钟:形容衰老无力。
态:状态。
伤春:为春天的景色而感伤。
料峭:微寒的样子。
月檐:屋檐上的月光。
茅影乱:茅草影子摇曳。
风瓦:风吹过瓦片。
竹声乾:竹叶声音干燥。
佳公子:才俊青年。
诗成:诗作完成。
槊:长矛,这里指代诗人的豪情。
在鞍:挂在马鞍上。
翻译
江边的草地柔软如毯,道路平坦宽敞。
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春天的料峭寒气令人伤感。
月光洒在屋檐下的茅草影子纷乱摇曳,风吹过瓦片,竹叶发出干燥的声音。
欣喜地遇见了才情出众的年轻人,他诗兴大发,剑挂在马鞍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春日出游的景象和心境,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开篇“江皋草茅软,马首路平宽”写出了初春时节江边草木逐渐萌发,道路平坦宜于行走的情景,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接着“叹老龙钟态,伤春料峭寒”则是诗人对比往昔与今日的反差,感慨时光易逝,同时也感受到初春尚冷,岁月更替带来的哀愁。

再至“月檐茅影乱,风瓦竹声干”,诗人通过月光下的茅草和夜风中竹叶的声音,表达了对夜深人静时分的独特感受。这里的意境淡远,使人仿佛能听到那清冷的夜风之声。

最后,“喜从佳公子,诗成槊在鞍”则是诗人与友人相聚,共同赋诗之乐,以及完成一首诗后,将写就的诗稿放在马鞍上,准备继续前行的情景。这里流露出一种不为世俗所羁绊的自由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春日游子的情怀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初夏与王宋二同寅夜坐用杜韵·其一

微凉动修竹,晚色上楼迟。

待月清吟处,看山露坐时。

鸟轻飘紫毳,虫细吐清丝。

尊酒聊乘兴,还期续短诗。

(0)

雨中问宿唐胡村南寺

溪流曲曲抱南山,天与禅林作画看。

有客晚来添一景,雨中吟对碧峰寒。

(0)

兰畹

独清独醒思幽幽,中夜无为独远游。

尽道屈平远不死,至今兰畹在湘流。

(0)

村田图杂咏

茅舍新蚕作茧迟,邻家桑柘尽空枝。

持筐欲向街头卖,更恐豪门索旧丝。

(0)

题画

浩浩通津水,茫茫远接天。

烟光牛渚外,秋色雁行边。

孤棹横江渡,群山与岸连。

有人沙觜立,应是待来船。

(0)

挽祖芳

夕阳溪上路迢迢,鹤骨昂藏过野桥。

往昔形骸都不忘,即今骚赋已难招。

樽空北海怀贤切,雪满南林赴葬遥。

留得旧时清气在,小山花竹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