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禫后述哀用祥韵四首·其三》
《禫后述哀用祥韵四首·其三》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百身难赎两年悲,转觉悲来病力微。

月落空堂惊梦短,草青深院识春归。

浮生迹在云俱变,客泪痕多雨似稀。

应谢西涯旧时柳,泣风愁雨共依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禫后述哀用祥韵四首(其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切哀思与怀念。

首联“百身难赎两年悲,转觉悲来病力微”,开篇即以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亲人的无尽哀痛。这里“百身难赎”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悲痛无法用任何代价来弥补,“两年悲”则强调了这种悲痛的持续时间之长,而“转觉悲来病力微”则暗示了这种悲痛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诗人的身体健康,使得他感到更加虚弱无力。

颔联“月落空堂惊梦短,草青深院识春归”,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月落空堂,象征着夜晚的结束,也暗含着时光流逝的无奈;而梦短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同时,春天的草色青青,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却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寂寥与对逝去之人的怀念。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又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颈联“浮生迹在云俱变,客泪痕多雨似稀”,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更广阔的宇宙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感慨。这里的“浮生”指短暂的人生,“云俱变”则是比喻世事如云,变幻莫测。而“客泪痕多雨似稀”则通过雨滴的稀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仿佛连天上的雨水都为之稀少,以此来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哀愁。

尾联“应谢西涯旧时柳,泣风愁雨共依依”,以“西涯旧时柳”作为寄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感激。这里的“西涯”可能是指某处特定的地点或回忆中的场景,而“旧时柳”则象征着逝去的美好时光与情感。诗人在这里感谢这棵曾经陪伴过逝者与自己的柳树,它在风雨中哭泣,与诗人共同承载着对逝者的思念与哀愁,形成了一个动人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奉制文武诗·其一

百官分职重诸曹,夙夜精勤可惮劳。

应抱丹心酬宠遇,肯将辛苦负青袍。

(0)

送尹正言二亲受封南归得拜字

吉甫有云仍,玉堂好风裁。

严慈及高年,褒封际昭代。

迎养极驩虞,言旋事行迈。

祖席临路岐,春明拥冠盖。

暑雨过川原,凉风吹沆瀣。

舣舟沧江边,寻盟白鸥外。

玉立诸儿孙,家庆绕膝拜。

(0)

送鲁挥使还云南

虎拜觐龙颜,匆匆又远还。

寸心思补报,万里任间关。

岁晏云连塞,天寒雪满山。

柳营千骑簇,天阙五花颁。

韬略心方切,琴尊兴未悭。

青年立奇绩,节序易阑珊。

(0)

题露筋烈女祠

不见王睢在水洲,野花黄蝶满墙头。

露筋祠下东流水,洗尽维扬万古羞。

(0)

读史十首·其九谢安石

百万秦兵压境时,区区矫饰亦何为。

不缘鹤唳风声便,未必能安晋鼎危。

(0)

奉寄柯太常杨洗马刘侍讲王修撰诸先生

黄金台上袂初分,回首江东已暮云。

明月何时重对酒,碧山终日谩思君。

县城斜日平芜静,旅店西风落叶纷。

我有孤怀何处写,灯前愁诵楚骚文。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