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身难赎两年悲,转觉悲来病力微。
月落空堂惊梦短,草青深院识春归。
浮生迹在云俱变,客泪痕多雨似稀。
应谢西涯旧时柳,泣风愁雨共依依。
百身难赎两年悲,转觉悲来病力微。
月落空堂惊梦短,草青深院识春归。
浮生迹在云俱变,客泪痕多雨似稀。
应谢西涯旧时柳,泣风愁雨共依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禫后述哀用祥韵四首(其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切哀思与怀念。
首联“百身难赎两年悲,转觉悲来病力微”,开篇即以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亲人的无尽哀痛。这里“百身难赎”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悲痛无法用任何代价来弥补,“两年悲”则强调了这种悲痛的持续时间之长,而“转觉悲来病力微”则暗示了这种悲痛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诗人的身体健康,使得他感到更加虚弱无力。
颔联“月落空堂惊梦短,草青深院识春归”,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月落空堂,象征着夜晚的结束,也暗含着时光流逝的无奈;而梦短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同时,春天的草色青青,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却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寂寥与对逝去之人的怀念。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又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颈联“浮生迹在云俱变,客泪痕多雨似稀”,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更广阔的宇宙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感慨。这里的“浮生”指短暂的人生,“云俱变”则是比喻世事如云,变幻莫测。而“客泪痕多雨似稀”则通过雨滴的稀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仿佛连天上的雨水都为之稀少,以此来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哀愁。
尾联“应谢西涯旧时柳,泣风愁雨共依依”,以“西涯旧时柳”作为寄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感激。这里的“西涯”可能是指某处特定的地点或回忆中的场景,而“旧时柳”则象征着逝去的美好时光与情感。诗人在这里感谢这棵曾经陪伴过逝者与自己的柳树,它在风雨中哭泣,与诗人共同承载着对逝者的思念与哀愁,形成了一个动人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