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池头一曲春,君恩和泪落埃尘。
当时应恨秦皇帝,不杀南山皓首人。
百子池头一曲春,君恩和泪落埃尘。
当时应恨秦皇帝,不杀南山皓首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戚夫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描绘春天景色之际,不禁思索起古往今来的恩怨情仇。
“百子池头一曲春”这一句,通过对百子池春日美好的描述,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氛围。然而,这份和谐很快被打破,“君恩和泪落埃尘”表明诗人在这个美好场景中感受到了悲哀,可能是因为对过往帝王宽待而不杀害忠良之人的怜悯,同时也包含了对昔日英杰未获善终的惋惜。
“当时应恨秦皇帝”这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心中的不满,那就是秦始皇的暴行,他统一六国后,对待异己和忠良之人的残酷手段令诗人感到愤慨。最后,“不杀南山皓首人”则是对历史的一种假设,诗人若有机会,可能会希望那些忠诚守节之士能够得到宽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对古代帝王政策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