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汤泉示真师二首·其一》
《宿汤泉示真师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睡美不觉晓,蜕然犹恋床。

未能忘夜旦,已自懒衣裳。

供佛添新水,持经续旧香。

不知门外路,何事有归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宿汤泉时的内心世界与日常修行生活。首句“睡美不觉晓,蜕然犹恋床”生动地展现了僧人沉睡之美,仿佛时间在梦中停滞,直到身体自然醒来,仍留恋于温暖的床榻之中,不愿面对新的一天。这种对睡眠的享受和对舒适环境的依恋,与僧人的出世精神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

接着,“未能忘夜旦,已自懒衣裳”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僧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虽然身处佛门,但仍然难以完全割舍世俗的昼夜更替,以及对日常生活的习惯,这反映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复杂性。同时,也体现了僧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自我挑战。

“供佛添新水,持经续旧香”则展示了僧人日常修行的一部分,通过供奉佛像、添水、诵读经文、续香等仪式,表达对佛法的虔诚与追求。这些行为不仅是对外在形式的遵循,更是内心信仰的体现,是僧人与佛界沟通的方式。

最后,“不知门外路,何事有归艎”一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思考。门外的世界对于僧人来说,既是诱惑也是挑战,他似乎在思考着是否要走出修行的宁静,去面对外界的纷扰与变化。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选择与修行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在修行过程中面临的内心冲突、对日常生活的眷恋、对佛法的虔诚追求以及对未来道路的思考,是一幅生动而深刻的修行者心灵画卷。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柬家比之

当年文社狎齐盟,蔚蔚天南各擅名。

继世才华吾与汝,一门风雅弟难兄。

盐车岂久骅骝步,阿阁将看凤鸟鸣。

韩树花生知有日,秋风先报五羊城。

(0)

送陈嵩山观察之任凉庄四首·其一

玉门关外草萧萧,万里凉州路未遥。

莫道书生无燕颔,边人今识汉班超。

(0)

祝梁静子六十

少日文章世共看,绛纱随处主文坛。

徒悬市骏千金价,犹坐非螭一钓竿。

山润渐知琼树长,杯香初泛紫梅寒。

君家门阀由来峻,不用高栖拟伯鸾。

(0)

玉屏风看梅

玉屏风峭客来稀,玉树珑珑透夕晖。

无土亦应湿石乳,有花唯是点仙衣。

鸟迷雪色栖难定,云恋寒香驻不飞。

莫倚罗浮曾入梦,和羹人自梦岩扉。

(0)

西樵道中三首·其三

硗埆纵横总植茶,平原无土不桑麻。

罗浮四百能如此,富尽循州百万家。

(0)

佘齐枢先生有曾孙之庆过其园亭题诗志喜

苍松翠竹五峰西,百福偏于晚节齐。

四叶孙枝花始见,三重堂构燕双栖。

诗成先许诸郎和,酒熟堪酬好鸟啼。

最好石桥门外路,入城潮水绿盈溪。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