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憎春色如浓酒。纵醉人难久。
愁心搅乱任莺声,更丝丝垂柳。
歌长歌短,总催白发,但瑶琴在手。
飞花片片解相依,到天涯犹有。
休憎春色如浓酒。纵醉人难久。
愁心搅乱任莺声,更丝丝垂柳。
歌长歌短,总催白发,但瑶琴在手。
飞花片片解相依,到天涯犹有。
这首《贺圣朝》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其内容深沉而富有哲理,以春色与人生之短暂、易逝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休憎春色如浓酒”,开篇即以春色比作浓烈的美酒,暗示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热烈。然而,“纵醉人难久”,即使人们沉醉于这美好的春色之中,也无法长久停留,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无奈与感慨。
“愁心搅乱任莺声,更丝丝垂柳”,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莺鸟的鸣叫声和垂柳的轻柔,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然而,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愁绪,这与外界的欢快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歌长歌短,总催白发”,无论是悠长的歌声还是短促的吟唱,都仿佛在催促着人的衰老,时间的流逝使得白发渐渐增多,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叹。
“但瑶琴在手”,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手中握着瑶琴,似乎在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通过音乐来寄托情感,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飞花片片解相依,到天涯犹有”,最后两句以飘落的花瓣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即使它们随风飘散至天涯海角,依然保持着彼此的依存,象征着即使生命终将消逝,但某些情感与记忆仍能永恒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春色、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