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其九》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其九》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舍车出郊步屧,系鞋入院不靴。

未妨扶九节杖,似曾踏八花砖。

(0)
注释
舍车:放弃乘坐车辆。
郊:郊外。
屧:木屐。
系鞋:脱下木屐,穿上鞋。
入院:进入院子。
不靴:不穿靴子。
扶:拄着。
九节杖:拐杖,形容杖多节,可能指竹杖。
八花砖:形容地面有花纹的砖,可能指古建筑中的精美地面。
翻译
放弃乘车,步行到郊外,穿着木屐。
进院时脱下木屐,只穿鞋子,不穿靴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竹溪再和余亦再作(其九)》。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描述自己闲适的生活状态。在第一句“舍车出郊步屧”中,“车”指的是轿子或马车,是古代交通工具,而“舍车”则意味着放弃了这种便捷的交通方式,选择步行到郊外。这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第二句“系鞋入院不靴”表达的是诗人回到家中,不再穿戴正式的鞋子,而是换上了更为舒适自在的便鞋,体现出一种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情态。这里的“鞋”和“靴”,分别象征着不同的生活状态,前者代表日常的休闲,后者则是正式或外出的装束。

第三句“未妨扶九节杖”中的“九节杖”是一种分成九节的竹杖,常用作老人的拐杖。诗人说自己虽然还不需要依靠这种杖,但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未来的一种从容和准备。

最后一句“似曾踏八花砖”中的“八花砖”可能是指庭院中的一种装饰性铺砖,形状像花朵。这里的“似曾”表达了一种回忆或假设的情感,诗人似乎在追忆过去的生活片段,或是在想象未来的某个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乐于简单生活的心境,以及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环境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五言·其一

悟了长生理,秋莲处处开。

金童登锦帐,玉女下香阶。

虎啸天魂住,龙吟地魄来。

有人明此道,立使返婴孩。

(0)

观柘枝舞二首·其二

山鸡临清镜,石燕赴遥津。

何如上客会,长袖入华裀。

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

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

(0)

初冬章上人院

寒到无妨睡,僧吟不废禅。

尚关经病鹤,犹滤欲枯泉。

静案贝多纸,闲炉波律烟。

清谭两三句,相向自翛然。

(0)

赠友五首·其三

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

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

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

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

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

吾闻国之初,有制垂不刊。

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

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

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

兵兴一变法,兵息遂不还。

使我农桑人,憔悴畎亩间。

谁能革此弊,待君秉利权。

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

(0)

寄江南兄弟

分散骨肉恋,趋驰名利牵。

一奔尘埃马,一泛风波船。

忽忆分手时,悯默秋风前。

别来朝复夕,积日成七年。

花落城中池,春深江上天。

登楼东南望,鸟灭烟苍然。

相去复几许,道里近三千。

平地犹难见,况乃隔山川。

(0)

冬夜对酒寄皇甫十

霜杀中庭草,冰生后院池。

有风空动树,无叶可辞枝。

十月苦长夜,百年强半时。

新开一瓶酒,那得不相思。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