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五十九》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五十九》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黄叶纷纷坠,白云片片飞。

只闻辞社燕,不见捣寒衣。

世故山城远,清秋霜露微。

野人无感激,寂寞掩柴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日景象。首句“黄叶纷纷坠”,以落叶的飘零象征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白云片片飞”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白云的轻盈与黄叶的凋零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

“只闻辞社燕,不见捣寒衣”两句,通过燕子的离去和未见有人在为寒冷的冬天准备衣物的情景,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的忙碌与变化。燕子的离去象征着季节的转换,而捣寒衣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冷天气,两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

“世故山城远,清秋霜露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远离尘嚣的山城,在清冷的秋日里,霜露轻轻飘落,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深邃的意境。这里的“世故”不仅指现实生活的琐碎与复杂,也暗含了对尘世烦恼的逃避之意,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野人无感激,寂寞掩柴扉”则以“野人”的形象自喻,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内心平静淡泊的态度。他选择“寂寞掩柴扉”,既是对外界喧嚣的隔绝,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守护,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在繁华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七言西太乙宫致斋遣兴二首·其一

城中暑雨方郁陶,城外秋风已萧瑟。

下马解衣高枕眠,惟恐祠官报归日。

(0)

五言次韵和宋次道省直

少小学文史,焉知事簿书。

时为吏舍直,端与玉山疏。

丛竹聊相对,孤斟强自摅。

犹欣二三子,佳句数开予。

(0)

七言送诗僧思齐归吴

西风送霜河水落,东都归客不可留。

囊衣卷诗载轻舸,飘然独下东南州。

吴山木落众峰出,越湖潦散孤屿浮。

橘丹莼紫新荐俎,若下醪美不计售。

十年尘埃一日去,猿初脱槛鹰下韝。

幽潜远飏肯回首,送之却顾令人愁。

鲈鱼正肥张翰老,田园将芜陶潜忧。

子归应有问予者,为解区区兹有由。

(0)

五言送刘泌归建州

东都宦游客,风尘厌已久。

欣然理扁舟,归雁不回首。

身与汴流下,心先淮波走。

何时过江望,家山见孤嵝。

武夷天下名,众溪环左右。

幽寻莫辞倦,胜事不可负。

逍遥其无几,官期谅难后。

(0)

杭州燕思阁分题四首·其三五言得归字

相识已恨晚,相从每嫌稀。

如何复相失,顿与中怀违。

淮江风波接,来云远我圻。

一朝晤语隔,讵能忘叹欷。

置酒众宾赋,觞笔交横飞。

高亭山气佳,落日暑力微。

金池莫辞满,后会岂易希。

病夫意不浅,亦且倒载归。

(0)

九日石庄阻雨

佳节不易至,故园胡未归。

对雨坐长叹,中心如有违。

登高望川陆,重阴蔽云霏。

晚禾易生耳,豆落将为萁。

农功既莫惜,孰云佳菊开。

掇英泛美酒,已负邻翁期。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