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南唐吴监岳兼白鹿书院》
《寄南唐吴监岳兼白鹿书院》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诛茅一亩竹三椽,绕舍畦蔬满屋荃。

掷廪峰前新庙令,勘书台上老儒仙。

西山草木归吟藁,东汇烟云入瓮天。

合与平庵管风月,便称行守莫称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tángjiānyuèjiānbái鹿shūyuàn
sòng / xiàngānshì

zhūmáozhúsānchuánràoshèshūmǎnquán

zhìlǐnfēngqiánxīnmiàolìngkānshūtáishànglǎoxiān

西shāncǎoguīyíngǎodōnghuìyānyúnwèngtiān

píngānguǎnfēngyuè便biànchēngxíngshǒuchēngquán

注释
诛茅:砍伐茅草。
竹三椽:三根竹子支撑的小屋。
舍:房屋。
畦蔬:菜园。
屋荃:满屋的蔬菜。
掷廪:扔掉仓库里的粮食(表示新任庙令的忙碌)。
峰前:山峰前面。
新庙令:新任庙宇管理者。
勘书台:读书或研究的地方。
老儒仙:年长而有学问的隐士。
西山:西部的山。
归吟藁:融入诗稿。
东汇:东部的水边。
烟云:云雾。
瓮天:如酒瓮般的天空。
合与:应当与。
平庵:清静的庵堂。
管风月:管理风雅之事。
行守:地方官员。
莫称权:不应追求世俗权力。
翻译
在一片竹林中建起了一座小屋,屋前环绕着菜园,满是蔬菜。
新任庙令在山峰前的仓库前忙碌,老学究则在研读台上悠然如仙。
西山的草木似乎都融入了他的诗篇,东汇的烟云仿佛倒映在他的酒瓮中。
他更适合管理风花雪月,而非世俗的权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项安世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自己在一处简朴的居所——"诛茅一亩竹三椽",周围环绕着菜园和满屋的蔬菜,展现了生活的自给自足。他将自己比喻为新任峰前庙令,忙碌于政务之余,又能在"勘书台上"研读经书,享受老儒的生活乐趣。

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怀,西山的草木似乎也融入了他的诗篇,东汇的烟云仿佛能装进他的酒瓮,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超脱尘世的向往。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上与世无争、专注于风月诗书的生活,即使身居官位,也不愿被权势束缚,更愿意被称为"行守"而非"权臣",体现了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意境恬淡,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坚守。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蓦山溪·其一送伯礼

元戎十乘,出次高唐馆。

归去旧鹓行,更何人、齐飞霄汉。

瞿唐水落,惟是泪波深,催叠鼓,起牙樯,难锁长江断。

春深鳌禁,红日宫砖暖。

何处望音尘,黯消魂、层城飞观。

人情见惯,不敢恨相忘,梅驿外,蓼滩边,只待除书看。

(0)

题柴言山水四首·其三秋

高秋风雨天,幽居诗酒地。

君看此气象,其可折简致。

(0)

题斋壁

葺得湖边屋数椽,茅斋低小竹窗妍。

墟烟寂历归村路,山色苍寒酿雪天。

性懒杯盘常偶尔,地偏鸡犬亦翛然。

早知栗里多幽事,虚走人间四十年。

(0)

箜篌谣二首寄季长少卿·其二

少壮离别时,回顾日月长。

会合终有期,何恨天一方。

我齿如败屐,君发如新霜。

馀日复几何,万里遥相望。

欲泣老无泪,欲梦不可常。

寄书何时到,江汉春茫茫。

(0)

新晴

兼旬不雨亦常阴,一日新晴抵万金。

浦面波纹春縠细,桥头柳色曲尘深。

关山满眼愁千斛,岁月催人雪一簪。

犹有强宽怀抱处,午窗睡起听鸣禽。

(0)

新年七十有九

中岁抱沉绵,讵敢望七十。

造物偶脱遗,俯仰耄已及。

宁知辱弓旌,扶惫去乡邑。

受恩不知报,怀抱空怏悒。

天门邈难窥,地芥亦懒拾。

随身一诗囊,副以两药笈。

何当复得谢,浩荡脱维絷。

擘浪画楫飞,穿云青鞋湿。

馀年尚有几,登览当汲汲。

狂吟题寺廊,大笔蘸墨汁。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