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饭藜床破衲衣,扫除习气不吟诗。
前生自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未敢叩门求夜话,时叨送米续晨炊。
知君清俸难多辍,且觅黄精与疗饥。
蔬饭藜床破衲衣,扫除习气不吟诗。
前生自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未敢叩门求夜话,时叨送米续晨炊。
知君清俸难多辍,且觅黄精与疗饥。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表现了诗人谦逊而自我安慰的情怀。诗中开篇“蔬饭藜床破衲衣”,描绘了一种清贫简朴的生活状态,但这种境遇并未影响到诗人的情操和志趣。
接着,“扫除习气不吟诗”一句,表明诗人虽然生活简单,却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精神生活。"前生自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两句,则是在谈论个人对于文学风格的选择和转变,其中“卢行者”指的是古代文人卢照邻,以豪放著称,而“呼韩退之”则是苏轼对自己的定位,他晚年崇尚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文章风格,主张文以载道。
诗中后半部分“未敢叩门求夜话,时叨送米续晨炊”,透露出诗人虽然生活清贫,但仍不失为人君子之雅致。他并未贸然前往友人处请求交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接受朋友的馈赠,以此来维持日常的饮食起居。
最后,“知君清俸难多辍,且觅黄精与疗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尊重,以及自己对于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这里的“黄精”是指一种药材,也可以作为食物来食用,以缓解饥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文学风格转变和个人品格的坚守。
公子朝回玉宸里,戏弄丹青歌扇底。
兴来貌写到浓氂,拳尾如摇欲投胔。
丰颅阔腋伟骨相,纵逸未饶卢鹊驶。
庭除夜閒春尚寒,屈藏短喙眠朝暾。
其一狺狺口若吠,欲前却立客在门。
俗言犬马最难画,众所共识谁面谩。
非如鬼物隐幽眇,反覆丑好悬毫端。
纷纷众史坐叹息,笔仗突兀不可扳。
乃知心匠本神授,以心运手不作难。
我家败屋依破垣,偷儿踏瓦惊夜眠。
四壁虽如长卿第,旧物犹存子敬毡。
就君乞取挂墙壁,端能警我窥窬客。
八十用鹰扬,万里封燕颔。
一掷遂成卢,再索仅得坎。
命也天所司,欲言吾不敢。
不见孙先生,有羹长不糁。
何曾少卑之,坐是得坎窞。
平生读书苦,求味在橄榄。
凛然刚毅姿,身大不及胆。
满堂进膻荤,长跪出昌歜。
嗜好苦乖殊,持此欲谁览。
贻我病起诗,慨叹发悲感。
君看彼棼丝,见用即衡紞。
得失付天公,吾属可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