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竹为垣取次增,衙斋清暇冷如冰。
风声撼醒三更梦,帐底斜穿远浦灯。
编竹为垣取次增,衙斋清暇冷如冰。
风声撼醒三更梦,帐底斜穿远浦灯。
这首诗描绘了官署内宁静而清冷的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竹林中的自然声响与生活细节。
首句“编竹为垣取次增”,以简朴的竹篱作为背景,暗示了环境的朴素与自然,同时也预示着官署生活的简单与节俭。接着,“衙斋清暇冷如冰”一句,直接点明了官署内的清闲与寒冷,这里的“冷如冰”不仅指物理上的温度低,也暗喻了官场环境的冷漠与孤寂。
“风声撼醒三更梦”,将自然界的微风吹过竹林的声音与官署内的静谧结合,巧妙地将外界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思绪相连,暗示了主人公在深夜被自然之声唤醒,思绪随之飘荡。最后,“帐底斜穿远浦灯”,描绘了一幅画面:远处的水面灯光斜照入帐中,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远方的希望与温暖,与前文的寒冷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官署内独特的环境氛围,以及主人公在静夜中对自然、内心世界和远方的思考与感悟,情感深沉而不失诗意。
我来敬亭下,江练仍如昨。
青山在目前,谢公如可作。
入城畏尘嚣,借此看栖跃。
置足不厌高,洗心渐以扩。
素波涌湖口,微风来丛薄。
俯视乱帆影,往来相约掠。
指掌天下事,宛然丘上壑。
我愿骥尾蝇,君其鸡群鹤。
相逢欲解剑,无忘今日乐。
豪歌侠少行,晚霞为吹落。
凝霜沾浦树,冉冉岁欲晏。
君子意如何,垂老仍薄宦。
一卧艾子城,六见秋花绽。
月米分故人,日食藜与苋。
高志慕翔鸾,卑栖托斥鴳。
发轨谒承明,蚤晚流皇盼。
白首感睽离,追饯临寒涧。
握手惨无言,侧睇云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