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雨遣兴简陈侍御七首·其五》
《对雨遣兴简陈侍御七首·其五》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君恰来时我欲归,沅江秋雨正霏霏。

鹓班若问新消息,为说清霜满绣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与分别的情景,以及在秋雨中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君恰来时我欲归”,生动地展现了两人相遇的瞬间,一个正要离去,一个刚到,时间与空间的交错感跃然纸上。接着,“沅江秋雨正霏霏”一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秋雨绵绵,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伤感。

“鹓班若问新消息,为说清霜满绣衣。”这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鹓,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朝廷中的官员或文人。这里借鹓班(可能指友人所在的官场或文人群体)之口,询问诗人近况,诗人则以“清霜满绣衣”回应,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凄凉。绣衣上满布清霜,既是对天气寒冷的描述,也是对心境的隐喻,暗示着诗人面对离别后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哀愁,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是明代诗歌中值得品味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句·其四

为兵不愿作刀锯,刑人未必皆不忠。

为器不愿作钟鼎,铭勋未为皆有功。

(0)

题钟隐简寂观图

饱知阿隐有妙处,未负从来丘壑谋。

径呼管城办能事,长江贴贴仍晚秋。

白头故作西河梦,独遣老眼酬南州。

边笳牧马岂不好,平安火过消人忧。

(0)

题凤林园图寄鲁公卷

老分符竹发疏疏,手把南徐一纸书。

端恨相望隔函谷,故应时展凤林图。

(0)

怀子苍

烂烂白眼安在哉,只今怀抱向谁开。

端知脊梁只似铁,想见舌本长如雷。

茅屋关心句突兀,藜羹不糁胸崔嵬。

江头日日望好语,有底都无驿使来。

(0)

向赵圣源请赋云壑诗会余东去西来匆匆不暇今追寄之

王孙我辈人,著身一云壑。

五斗炊官仓,糟丘初不恶。

天公亦好奇,与著寻山屩。

大笑杜陵翁,不嗔驴失脚。

一来看都梁,几见胡雁泊。

我昔边头归,淮南秋水落。

白鱼能许肥,宿昔鲙叶薄。

枨香已思侬,吴齑真可作。

谁言会面初,晤语如有昨。

丹青可尽年,此事要商略。

(0)

以淮白寄公卷

淮鱼泼泼初饱霜,赪尾宁数河之鲂。

即今谁独可寄似,风味高彻惟曾郎。

曾郎结发傍辇毂,黄羊旧厌官厨肉。

藜藿奚为便作魔,九年雷绕羁臣腹。

羁臣曩者仆射儿,裘马讵省论轻肥。

诗书堆床四壁立,畴昔裋褐操锄犁。

侬亦大是穷相人,小黠不足痴无伦。

江南江北白月底,簸弄扁舟天不嗔。

正须晚菘冒香枨,馀生要此一釜羹。

别来曷如姑问讯,看取老子终骑鲸。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