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夷猴》
《武夷猴》全文
宋 / 刘子寰   形式: 古风

猕猴群居时,得食互争夺。

嚣哓以力胜,无复长幼别。

及其有老病,同类争救活。

嗛食置其旁,交来伺饥渴。

死埋高崖巅,并力事窊掘。

乃知禀元命,无间䎉与狨。

质性有所偏,良能或焉阙。

惟仁乃生理,恻隐由情发。

鸟乌知反哺,报祭及豺獭。

人心具中和,推此与天达。

物欲为私蔽,真知反磨灭。

利害怵于中,骨肉交朋绝。

一从失本心,比兽乃反劣。

武夷山多猴,此事樵者说。

因书观□篇,惟日三省察。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猕猴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展现了它们的群体生活、互助精神以及对生命的尊重,进而引申到人类社会中的道德与人性。诗中首先描述了猕猴在获取食物时的争斗,体现了动物间的自然竞争法则,但当有老病之猴时,它们会相互救助,表现出一种超越物种界限的关爱。这种行为揭示了生命本能中的善良一面,即在面对同类的苦难时,会自发地伸出援手。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指出猕猴在面对老弱病残时展现出的仁慈与关怀,与人类社会中有时因自私自利而忽视他人福祉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猕猴的这种行为,是基于本能的同情与照顾,而人类则应具备更高的道德意识,即“中和”,即内心的平衡与和谐,以此为基础去理解和实践对他人、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

最后,诗人提醒人们要时刻反省自己,警惕个人欲望可能带来的私心与冷漠,强调真正的道德与智慧源自内心的善良与对他人的关怀。通过猕猴的行为作为镜鉴,诗人呼吁人类社会应该回归到更加仁慈、和谐的生活方式中,不仅关注个体的利益,更应考虑到整个社群乃至自然界的福祉。

这首诗以动物行为为引子,探讨了人类社会中的道德伦理问题,鼓励人们反思自身行为,追求更加高尚的人格与社会关系。

作者介绍

刘子寰
朝代:宋

[约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字圻父,号篁栗翁,上饶人,居麻沙。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早登朱熹之门。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至观文殿学士。平生乐于山林,淡泊自守。能诗文,与同邑刘潜夫齐名。克庄尝叙其诗集,行于世。
猜你喜欢

赠李端履

倚门稚子灶头妻,有米无钱相对啼。
为把青蚨济艰苦,莫教穷谷有饥黎。

(0)

东风第一枝·妒雪梅苏

妒雪梅苏,迷烟柳醒,游丝轻飏新霁。
卷帘看燕初归,步履为花早起。
春来犹浅,便做出、十分春意。
喜凤钗、才卸珠幡,早换巧梳描翠。
著数点、催花雨腻。
更一番、递香风细。
小莺欢暖调声,嫩蝶试晴舞翅。
清欢易失,怕轻负、年芳流水。
好趁间、共整吟鞯,日访桃寻李。

(0)

贺新郎·流落今如许

流落今如许。
我亦三生杜牧,为秋娘著句。
先自多愁多感慨,更值江南春暮。
君看取、落花飞絮。
也有吹来穿绣幌,有因风、飘坠随尘土。
人世事,总无据。
佳人命薄君休诉。
若说与、英雄心事,一生更苦。
且尽樽前今日意,休记绿窗眉妩。
但春到、儿家庭户。
幽恨一帘烟月晓,恐明年、雁亦无寻处。
浑欲倩,莺留住。

(0)

满江红·莫是西湖

莫是西湖,分一派、残波剩碧。
闲问著、莺仙丹事,老榕知得。
荇水带长鸥踏损,柳风絮暖鱼吞入。
只前山、依旧汉时青,晴还湿。
亭疏好,何消密。
花少好,无多植。
听黄鹂三请,要诗翁出。
消渴泉斟寒玉液,留题石剥苍苔色。
叹而今、翻羡□南春,乾坤窄。

(0)

满江红·七十人稀

七十人稀,尝记得、少陵旧语。
谁知道、五园庵主,寿今如许。
书底青瞳如月样,镜中黑鬓无双处。
与人间、世味不相投,神仙侣。
文汉史,诗唐句。
字晋帖,碑周鼓。
这千年勋业,一年一部。
晔晔紫芝商隐皓,猗猗绿竹淇瞻武。
问先生、何处更高歌,凭椿树。

(0)

题梅坛毛庆甫云悦楼二首

一收二百里间云,诗几琴窗总向君。
独乐何如同乐好,阑子欠著老夫分。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