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筠森万玉,三径清且幽。
中有七君子,自古清者流。
琴书与尊酒,靡日不唱酬。
礼法且莫拘,名利安所求。
遂令千载下,高风仰前修。
伊谁作此图,园林如昔游。
诗成发长啸,庭竹风飕飕。
翠筠森万玉,三径清且幽。
中有七君子,自古清者流。
琴书与尊酒,靡日不唱酬。
礼法且莫拘,名利安所求。
遂令千载下,高风仰前修。
伊谁作此图,园林如昔游。
诗成发长啸,庭竹风飕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林七贤图的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气息。诗人通过“翠筠森万玉,三径清且幽”开篇,以竹林的清幽衬托出环境的高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中有七君子,自古清者流”,点明了图中的人物是历史上著名的七位文人,他们以清高著称,象征着高尚的人格和精神追求。
“琴书与尊酒,靡日不唱酬”描绘了文人们日常的生活状态,他们以琴棋书画为乐,以酒会友,相互唱和,体现了他们生活的艺术性和趣味性。而“礼法且莫拘,名利安所求”则表达了对自由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强调了超越世俗束缚的精神境界。
最后,“遂令千载下,高风仰前修”总结了竹林七贤的影响力,即使在千年之后,他们的高尚品格仍被后世敬仰。诗人感叹“伊谁作此图,园林如昔游”,表达了对这幅画作的赞美,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在“诗成发长啸,庭竹风飕飕”的情境中结束,以自然界的风吹竹声作为回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七贤图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理想生活状态和高尚人格,表达了对自由、艺术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