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同舍赋鄂城篇见和文高格古端不可及而仙尉王文措辞侈甚可以参诸台符羽檄间复次元韵戏酬》
《二同舍赋鄂城篇见和文高格古端不可及而仙尉王文措辞侈甚可以参诸台符羽檄间复次元韵戏酬》全文
宋 / 薛季宣   形式: 古风

生春煖律谁能吹,寸心万里何当驰。

威加海内念方国,也思猛士歌云飞。

狂游不识今与古,闉阇便作潭潭府。

试凭野叟问吴婆,赐不如回吾与汝。

高高无事幕穹苍,湖天无云湖水茫。

吴楚争桑如有顷,东鄂几人全首领。

古时封国今为墟,此心观古应焚如。

归欤衲被盖头卧,何妨沸鼎游如鱼。

舌柔长在强于齿,人间万事浑如此。

君不见老聃彭祖俱长年,火化仙乘□□烟。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名为《二同舍赋鄂城篇见和文高格古端不可及而仙尉王文措辞侈甚可以参诸台符羽檄间复次元韵戏酬》。诗中充满了对历史、自然、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生春煖律谁能吹”,以暖春的来临比喻历史的变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接着“寸心万里何当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对远方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沉关切。

“威加海内念方国,也思猛士歌云飞”两句,既是对历史英雄的赞颂,也是对当今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感慨。诗人希望国家强大,不忘培养和重用人才,如同猛士的英勇事迹一样传唱千古。

“狂游不识今与古,闉阇便作潭潭府”描绘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过去与未来关系的探索。他意识到历史的变迁如同梦境,但又坚信历史的教训对于当下和未来具有指导意义。

“试凭野叟问吴婆,赐不如回吾与汝”通过民间故事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他希望人们能够回归简单的生活,享受自然的馈赠。

“高高无事幕穹苍,湖天无云湖水茫”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他渴望在广阔的天空下,湖水的边际,找到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吴楚争桑如有顷,东鄂几人全首领”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以及对人性、权力斗争的深刻洞察。他意识到,历史上的冲突与牺牲,往往是为了更大的利益或理想。

“古时封国今为墟,此心观古应焚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他认为,尽管时代在变,但对历史的尊重和学习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最后,“归欤衲被盖头卧,何妨沸鼎游如鱼”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希望在忙碌与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如同鱼儿在沸腾的锅水中也能悠然自得。

“舌柔长在强于齿,人间万事浑如此”总结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认为语言的力量往往胜过物质的力量,人间的种种纷扰最终都会归于平静。

“君不见老聃彭祖俱长年,火化仙乘□□烟”以古代圣贤为例,强调了长寿与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风格高雅,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更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深远的思考。

作者介绍
薛季宣

薛季宣
朝代:宋   字:士龙   号:艮斋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生辰:1134~1173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猜你喜欢

蔡瞻明寺丞有诗见简次其韵

漱芳倾液饱心胸,久矣高名在郢中。

遂请丛祠方养气,卜居萧寺且谈空。

结交许入芝兰室,招隐奚须桑苧翁。

妙语鼎来惊创见,益惭白豕过河东。

(0)

次韵题谢景思少卿药寮

壮岁挥金迈二疏,眼看馀子伏盐车。

芷兰清馥浑纫佩,芝朮新苗几荷锄。

剩作好诗传近体,谁言巧宦胜闲居。

北窗睡起琴声寂,便若身登太皞墟。

(0)

黄牛峡

白狗黄牛竹节滩,奇奇怪怪几峰峦。

山川好处造化惜,不许人间平地看。

(0)

元宾赠红梅数枝

江梅孤洁太绝俗,红杏酣酣风味薄。

梅花精神杏花色,春入莲洲初破萼。

胆瓶分赠两三枝,醒我沉痾不须药。

愿公及早办芳樽,酒晕冰肌易销落。

(0)

范蠡

久与君王共苦辛,功成身退肯逡巡。

五湖渺渺烟波阔,谁是扁舟第二人。

(0)

越王勾践

机会由来贵速投,姑苏事与会稽侔。

谋臣不早麾兵进,尝胆徒劳二十秋。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