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作阵,飏晶笼百盏,玲珑低亚。
浅倚纱屏和笑指,此是前朝㧬画。
有蝶皆飞,无花不笑,翻觉丹青假。
何须周昉,搓酥滴粉描写。
闻说上国楼台,东京士女,最重元宵夜。
两载传柑浑寂寞,孤负月明鸳瓦。
讵意今年,尚书座上,人在春灯下。
升平遗事,廊边鹦鹉能话。
东风作阵,飏晶笼百盏,玲珑低亚。
浅倚纱屏和笑指,此是前朝㧬画。
有蝶皆飞,无花不笑,翻觉丹青假。
何须周昉,搓酥滴粉描写。
闻说上国楼台,东京士女,最重元宵夜。
两载传柑浑寂寞,孤负月明鸳瓦。
讵意今年,尚书座上,人在春灯下。
升平遗事,廊边鹦鹉能话。
这首《念奴娇》描绘了元宵佳节米家灯的独特魅力与热闹场景。开篇以“东风”起兴,喻示着春意盎然,灯会的盛况如同春风中的百盏灯笼,轻盈摇曳,玲珑剔透。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灯会中人与物的和谐共融,无论是轻轻倚靠纱屏的女子,还是翩翩起舞的蝴蝶,都与灯火相映成趣,仿佛连画中之景也活了起来。
接着,诗人巧妙地将现实与艺术相融合,提出“何须周昉,搓酥滴粉描写”,暗示米家灯的美不仅在于其形似,更在于它所蕴含的生动与真实,超越了传统绘画的局限。进一步,通过“闻说上国楼台,东京士女,最重元宵夜”一句,点明了元宵节在东京(即日本京都)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于节日的热烈庆祝。
下半阕则转向对今年灯会的描述,强调了尚书座上的欢聚与春灯下的温馨氛围。“两载传柑浑寂寞,孤负月明鸳瓦”两句,表达了过去两年因某种原因未能享受灯会之乐的遗憾,而今年的灯会却让这种遗憾得到了弥补,人们在春灯下共享欢乐,如同置身于升平盛世之中。
最后,“升平遗事,廊边鹦鹉能话”以鹦鹉的“能话”象征着人们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与传承,寓意着灯会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文化与情感的交流平台,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与生活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元宵灯会的盛况与文化内涵,既是对传统节日的赞美,也是对人间温情与历史记忆的颂扬。
雪重官塘滑,堆篷扫不消。
闻钟寻近寺,转港识飞桥。
肤粟寒初起,衣棱煖不朝。
主人无木佛,泥佛不中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