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自欣,向若而悔。曲士何知,教之者罪。
号物之数,五千维倍。人居一焉,其馀若磊。
稊米在仓,片脔在鼐。帝王迭君,仁贤分宰。
让者为名,居者日浼。夏虫语冰,非愚则殆。
以小观大,何足以逮。以道观之,无物不在。
因大于天,天空云叆。因小于毫,毫末丘垒。
尧桀分行,终古不怠。夔蚿相怜,没身不怠。
缺甃之崖,井蛙独款。百家之言,孙龙孰诒。
神龟曳涂,东鳖归海。鹓雏逢嚇,鯈鱼乐漼。
人矜一时,我问千载。庄惠濠梁,亦应我待。
河伯自欣,向若而悔。曲士何知,教之者罪。
号物之数,五千维倍。人居一焉,其馀若磊。
稊米在仓,片脔在鼐。帝王迭君,仁贤分宰。
让者为名,居者日浼。夏虫语冰,非愚则殆。
以小观大,何足以逮。以道观之,无物不在。
因大于天,天空云叆。因小于毫,毫末丘垒。
尧桀分行,终古不怠。夔蚿相怜,没身不怠。
缺甃之崖,井蛙独款。百家之言,孙龙孰诒。
神龟曳涂,东鳖归海。鹓雏逢嚇,鯈鱼乐漼。
人矜一时,我问千载。庄惠濠梁,亦应我待。
此诗《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十)秋水》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借《庄子·秋水》篇之意境,探讨了宇宙万物与人生哲理。
诗中开篇“河伯自欣,向若而悔”,以河伯与海若的对话隐喻人对自身成就的自满与对未知世界的敬畏。接着“曲士何知,教之者罪”指出知识有限的个体难以理解深奥的道理,教育者的引导至关重要。
“号物之数,五千维倍。人居一焉,其馀若磊。”描述了宇宙万物的浩瀚与人类在其中的渺小。“稊米在仓,片脔在鼐”以微小事物的存在比喻,强调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有其价值和位置。
“帝王迭君,仁贤分宰。让者为名,居者日浼。”通过历史更迭,强调权力与道德的关系,提出让位与坚守的不同结果。“夏虫语冰,非愚则殆”警示人们不要以偏概全,轻易下结论。
“以小观大,何足以逮。以道观之,无物不在。”强调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重要性,以及道家哲学中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因大于天,天空云叆。因小于毫,毫末丘垒。”通过对比大小,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
“尧桀分行,终古不怠。夔蚿相怜,没身不怠。”以古代圣王与暴君、夔与蚿的对比,强调道德与智慧的永恒价值。“缺甃之崖,井蛙独款。百家之言,孙龙孰诒。”通过井底之蛙的比喻,批评狭隘的见识,并赞扬百家争鸣的思想自由。
“神龟曳涂,东鳖归海。鹓雏逢嚇,鯈鱼乐漼。”以神龟、东鳖、鹓雏、鯈鱼的形象,象征不同生命形态的追求与满足。“人矜一时,我问千载。”表达了对短暂人生与永恒智慧的思考。
最后,“庄惠濠梁,亦应我待。”引用《庄子·秋水》中的典故,表达了对先贤思想的敬仰与期待。
整首诗以《庄子·秋水》为灵感,融合了道家哲学思想,探讨了宇宙、人生、道德、智慧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独到见解。
嘉句连篇惠好音,愧无琼玉报南金。
几年漂泊离群恨,此日逢迎话旧心。
气类自应怜茂悦,世情谁复拟高深。
且将怀抱还尊酒,莫为思归动越吟。
召节从来蜀道西,遗思人尚襆青泥。
禁中手笔由裁制,天下英雄在挈携。
密议金銮应有记,登庸石刻伫重题。
纶闱盛宴仙鳌会,飞集翩翩五凤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