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紫阳精舍怀古》
《紫阳精舍怀古》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洙泗遗编续建安,斯文元气障狂澜。

棹歌此地流馀韵,郢曲从知和者难。

(0)
鉴赏

这首诗《紫阳精舍怀古》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洙泗遗编续建安”,以“洙泗”象征儒家文化之源,“遗编”指古代经典,“建安”则代表了汉末文学的繁荣。此句意在表明,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同建安文学一样,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华文明的基石。

次句“斯文元气障狂澜”,“斯文”指高尚的学问或艺术,“元气”则比喻生命力或精神力量。“狂澜”在这里象征着社会动荡或文化危机。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儒家文化在动荡时期依然能保持其生命力的赞美,它如同一股强大的生命力,阻挡了社会的动荡,保护了文化的传承。

接下来的“棹歌此地流馀韵”,“棹歌”指的是划船时唱的歌曲,这里借以形容文化的传播与延续。诗人想象着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文化的余音仍在回响,仿佛那些经典的旋律和智慧的光芒并未消逝,而是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流淌。

最后一句“郢曲从知和者难”,“郢曲”原指楚国郢都的音乐,这里泛指高雅的艺术或文化作品。“和者”则是指能够理解并欣赏这些作品的人。此句表达了对高雅艺术或文化作品的理解与欣赏之难,即使在文化传承中,也并非每个人都能真正领会其深意,这既是对当时社会文化水平的一种反思,也是对后世传承者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次韵洪帅喜雨·其一

炮车亭午作云头,喜雨亭前黍稌秋。

但得人间瓯窭满,等閒万虑一时收。

(0)

挽王厚斋尚书·其二

开庆言容悦,咸淳奏直前。

每逢时宰怒,自保哲人全。

垂世三千卷,归田二十年。

汾亭有遗操,独拍泪潸然。

(0)

孤雁

如何苦作断肠声,度尽关山失弟兄。

万里他乡谁是伴,单栖半夜若为情。

嘐嘐每叹众人薄,落落孤将一意行。

只恐影沉湘水后,更无来者继高名。

(0)

赠罗竹山术者·其一

此君乃肯与人事,辩舌生风有竹山。

何似竹林惟痛饮,嗒然臧否两相閒。

(0)

磨崖碑

凄凉浯水迹如扫,漫郎宅荒崖畔草。

雨淋日炙山骨癯,磨得人间岁月老。

粤从天地开辟来,经济何代无奇才。

若得高名烂青史,底恨白骨埋黄埃。

孽臣边将乱国纪,郭公千载凛不死。

纪在中兴第一功,三绝宁论文与字。

吁嗟古往而今来,插天何处无石崖。

两京未复百战罢,铜驼荆棘谁能开。

世事轮云可悲慨,文学老生品何在。

君不见零落寒溪几世孙,自打元家古碑卖。

(0)

会入天台里,看予度金山。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