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致远》
《留别致远》全文
宋 / 周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堤边杨柳发新枝,叹息春工又一时。

对景不为千日醉,语离还赋四愁诗。

穷途至此空回首,老色如今各到丝。

粗有一廛归去好,犁锄何地不相宜。

(0)
鉴赏

这首诗《留别致远》由宋代诗人周孚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

首句“堤边杨柳发新枝”,以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开篇,杨柳吐绿,新枝萌发,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喻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然而,紧接着的“叹息春工又一时”一句,却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春光虽美,但时光易逝,春工(指春天的劳作)又是一年一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对景不为千日醉,语离还赋四愁诗。”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面对眼前的美景,诗人并未沉溺于短暂的欢愉之中,而是选择了以诗歌来表达离别的愁绪。四愁诗,原指汉代乐府民歌《悲愤诗》,这里借指表达离别之苦的诗歌,表明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不舍。

“穷途至此空回首,老色如今各到丝。”这两句诗中,“穷途”一词,既指人生道路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此时所处的困境或境遇。在这样的时刻,回望过去,只能徒增伤感。“老色”则直接点明了岁月的无情,两鬓斑白,青春不再。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粗有一廛归去好,犁锄何地不相宜。”诗人似乎在思考自己的未来,虽然有一片土地可以归隐,但“犁锄何地不相宜”则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生命、时间、理想的深思。

作者介绍

周孚
朝代:宋   字:信道   号:蠹斋   籍贯:济南   生辰:1135—1177

(1135—1177)济南人,寓居丹徒,字信道,号蠹斋。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初,官至真州教授。工诗,文章不事雕绘。有《蠹斋铅刀编》。
猜你喜欢

雨中泛舟

油云暗远空,丝雨涨前浦。

拿舟弄凉汰,冥濛迷处所。

盆倾乍澎湃,万珠跳碧波。

不必香炉峰,九天落银河。

堤柳尽含烟,岸山忽如沐。

一棹沧浪风,高吟揽清淑。

淅㶕縠纹增,渔矶已罢罾。

独思垄亩润,差以慰心凭。

茗炉供静瀹,诗帖亦閒裁。

犹见西山云,横空送雨来。

棹破一溪烟,閒鸥下远沚。

何须并州刀,剪得吴江水。

洒迥织千丝,飘风湿几席。

推篷眄天水,一色相连碧。

雨脚尚廉纤,停桡意独忺。

晚来云散处,露出数峰尖。

(0)

鸣玉濑

无风松谡谡,有月金摐摐。

玉女洗头盆,泻作芙蓉江。

林麓自潇洒,烟岚多变态。

飞流下十寻,砉然玉珠碎。

长虹饮素练,圆潭澄见底。

时来听清泠,尘念一以洗。

涧壑诚泬㵳,松篁复萧飒。

把笔坐石头,林泉相问答。

(0)

题王原祁雪景

宣纸一幅刚尺一,中有千山高嵂崒。

摩挲象轴认虫文,喜是麓台老来笔。

麓台年老笔亦老,洗净铅华存秀质。

当轩为展玉屏幛,别有石笋天边出。

槎枒古木无万数,苍松叶在阴犹密。

盘折羊肠围山腰,替戾铃声飘塔室。

忆昨盘山最上盘,巉岩偶驻金吾跸。

谓当积素复来观,旋念执事增寒慄。

今朝披图正雪后,十四从知原二七。

坐教心地足清凉,把玩閒吟看折堲。

(0)

行营晚秋

原隰静深秋,峰峦衔日暮。

风来谷口寒,落霞乱归鹜。

点野有黄花,绕村无绿树。

即事一徘徊,旷怀良可赋。

(0)

三月初四日癸亥耕耤礼成有作·其七

三农环绕望耕台,荷笠披蓑许近来。

略少鸠形将鹄面,岂周水曲与山隈。

(0)

正月二十七日雨

春暖雪为雨,天恩兆有秋。

布空云似幕,洒地泽如油。

倚听声犹细,凭观势更悠。

土膏萌动日,乐事在田畴。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