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抛满箧从儿懒,径隐通衢任客疏。
渐老看花成底事,暮云天远独愁予。
书抛满箧从儿懒,径隐通衢任客疏。
渐老看花成底事,暮云天远独愁予。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子翼的《感怀四首(其二)》,通过“书抛满箧从儿懒,径隐通衢任客疏。渐老看花成底事,暮云天远独愁予。”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态炎凉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慨。
首句“书抛满箧从儿懒”,描绘了诗人面对堆积如山的书籍却懒得整理的情景,反映出内心的慵懒与对知识的疏离,可能暗含着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次句“径隐通衢任客疏”,描述了小径隐藏在繁忙的大道之中,行人稀少,象征着人情的淡薄和社会环境的冷漠。这里通过对比大路的热闹与小径的冷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
第三句“渐老看花成底事”,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中琐碎事物的漠视,似乎在说岁月催人老,曾经的兴趣与热情逐渐消逝,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
最后一句“暮云天远独愁予”,以夕阳西下、云层渐厚、天空辽阔的景象为背景,诗人独自一人面对远方的忧愁。这里的“独愁予”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忧郁,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敏感洞察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