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掬水锡壶》
《掬水锡壶》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昔在延平郡,泉声日夜闻。

六年归故里,一缕忆晴云。

儋石终宵足,瓶罍竟日分。

山中有飞瀑,未必惬朝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ǐ
sòng / chén

zàiyánpíngjùnquánshēngwén

liùniánguīqíngyún

dānshízhōngxiāopíngléijìngfēn

shānzhōngyǒufēiwèiqiècháoxūn

翻译
从前在延平郡,泉水声日夜回荡。
在那里度过了六年,心中始终怀念着故乡晴空的云彩。
即使家中贫寒,夜晚也足够度过,白天则分给瓶罐以度日。
山中虽有瀑布飞流,却不一定能满足早晨的阳光照耀。
注释
昔:从前。
延平郡:古代地名,位于福建。
泉声:泉水的声音。
日夜:昼夜不停。
六年:长达六年的时间。
故里:故乡。
晴云:晴朗的天空中的云彩。
儋石:儋石,古代容量单位,用来形容贫穷。
终宵:整夜。
瓶罍:瓶和罍,古代容器,泛指日常用具。
飞瀑:瀑布。
未必:不一定。
惬:满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的《掬水锡壶》,通过对往日在延平郡的生活回忆,表达了对故乡泉声的深深怀念。"昔在延平郡,泉声日夜闻",诗人描绘了过去在那里生活的时光,泉水的声音日日夜夜萦绕耳边,显得格外亲切。"六年归故里,一缕忆晴云",六年之后重返故乡,那一份对晴空丽日的记忆如同一线牵动着诗人的心弦。

接下来的诗句"儋石终宵足,瓶罍竟日分",描述了诗人即使回到家乡,仍然对朴素生活的满足感,即使是简单的儋石(小石子)也能让他感到丰足,瓶罍(盛水器皿)中的水也足以度过整天。然而,"山中有飞瀑,未必惬朝曛",诗人虽然欣赏山间的飞瀑,但并非所有的美景都能抚慰他早晨的忧郁心情,暗示了诗人内心可能还有一丝淡淡的乡愁或生活不如意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泉声为线索,通过对比过去的回忆和现实的简朴生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郊居寓目随事辄题四首·其四

决决堰根水,跳珠终日鸣。

班荆坐忘返,中有激湍声。

(0)

晓行二首·其一

百年长扰扰,无地寄浮踪。

客醉伤春酒,人行送曙钟。

烟霏啼谢豹,星斗压卢龙。

笑共孤云往,归投江上峰。

(0)

对菊

迂疏不办一身谋,鬓发空添四海忧。

画本流民今复见,诗家逃屋为谁留?

黄茅安得千间厦,白布空歌万里裘。

政有南风曲中意,可能独醉菊花秋?

(0)

外家西园李花

无边晴雪映柴扉,梦里繁华又一非。

人与山丘属零落,天教草树记芳菲。

每因寒节来相访,重为馀香不忍归。

里社他年有成约,结庵终拟号春晖。

(0)

梦先垄

望望东阡见松桂,孤云为我且踟蹰。

十年一梦等閒过,四海此身何虑无。

千丈春晖空寸草,万山明月只啼乌。

旧家三径今谁主?羡杀河汾有弊庐。

(0)

集古.晚菊

白露寒花自绕篱,从他桃李笑开迟。

一年秋色吟中过,门外重阳过不知。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