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延平郡,泉声日夜闻。
六年归故里,一缕忆晴云。
儋石终宵足,瓶罍竟日分。
山中有飞瀑,未必惬朝曛。
昔在延平郡,泉声日夜闻。
六年归故里,一缕忆晴云。
儋石终宵足,瓶罍竟日分。
山中有飞瀑,未必惬朝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的《掬水锡壶》,通过对往日在延平郡的生活回忆,表达了对故乡泉声的深深怀念。"昔在延平郡,泉声日夜闻",诗人描绘了过去在那里生活的时光,泉水的声音日日夜夜萦绕耳边,显得格外亲切。"六年归故里,一缕忆晴云",六年之后重返故乡,那一份对晴空丽日的记忆如同一线牵动着诗人的心弦。
接下来的诗句"儋石终宵足,瓶罍竟日分",描述了诗人即使回到家乡,仍然对朴素生活的满足感,即使是简单的儋石(小石子)也能让他感到丰足,瓶罍(盛水器皿)中的水也足以度过整天。然而,"山中有飞瀑,未必惬朝曛",诗人虽然欣赏山间的飞瀑,但并非所有的美景都能抚慰他早晨的忧郁心情,暗示了诗人内心可能还有一丝淡淡的乡愁或生活不如意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泉声为线索,通过对比过去的回忆和现实的简朴生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