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墨竹寄刘子伟·其一》
《题墨竹寄刘子伟·其一》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江上好山千万重,看山长踏翠芙蓉。

他年解绶还乡邑,竹杖芒鞋与尔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江上好山千万重”,以“千万重”强调山峦之多,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连绵不绝的山川之中。接着,“看山长踏翠芙蓉”一句,将“山”比作“翠芙蓉”,生动地描绘出山色的青翠欲滴,以及诗人悠然自得、漫步山间的惬意情景。

后两句“他年解绶还乡邑,竹杖芒鞋与尔同”,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在“他年解绶还乡邑”中,“解绶”象征着卸下官职,回归田园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乡村生活的向往。“竹杖芒鞋”则是古代文人喜爱的行装,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最后,“与尔同”则表明诗人愿意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这份宁静与自由,传递出一种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共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朋友共享这份宁静生活的愿望,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过水绘园留赠冒辟疆·其二

出水芙蕖映绿波,清凉台榭晚香多。

胸中自信无烦热,门外何妨有雀罗。

(0)

邓尉探梅舟中同惠仲儒程筠轩作·其二

撰取良时作胜游,三人同载木兰舟。

东君作意加装点,柳色鹅儿水鸭头。

(0)

春日幽居书事

野岸横桥是我家,疏枝墙角老梅遮。

贫时过午方炊饭,倦到抛书且灌花。

水长菰蒲藏睡鸭,草深阶砌出鸣蛙。

身閒自喜浑无事,一枕羲皇日未斜。

(0)

望外信久不至

人去天涯远,鱼缄竟渺茫。

春闺添怅望,旅舍谅安康。

岂是音书少,知因道路长。

遥思游子意,魂梦早还乡。

(0)

季硕五妹以诗见示题其卷后

人生处世苦局促,惟有新诗可傲俗。

摇笔长吟天地宽,放怀何必争荣辱。

吾家季妹诗最豪,百篇挥洒才弥速。

哀艳应教谢、鲍惊,苍凉直使韩、苏伏。

长途千里历风尘,牢愁欲效穷途哭。

阅历因知世路艰,翠袖单寒频倚竹。

遨游湖海衣化缁,陶铸江山字凝绿。

松压严霜挺秀姿,梅含古雪得奇馥。

清烈如闻越石笳,激昂疑听渐离筑。

扫除俗艳与凡音,开卷琳琅先豁目。

忆昔故乡聚首时,推敲共剪西窗烛。

裘葛回环逾十年,吟囊早已盈千束。

自惭随宦走皖江,尘海羁縻总庸碌。

披卷真同《下里》音,挥毫难奏《阳春曲》。

今君征棹赴姑苏,一路溪山诗料足。

酒酣落笔凌沧浪,别绪匆匆梦魂逐。

宛转相思何处寻,临风遥指君山麓。

(0)

即景

梧桐庭院碧阴满,桐花香扑幽人馆。

幽人养疴意态慵,罢妆镜掩青芙蓉。

迢迢长昼漏频转,悄倚疏帘品茶荈。

一阵凉风送雨来,搅碎炉烟和云卷。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