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后过淮安金堂皆非旧路》
《水后过淮安金堂皆非旧路》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向来茅屋半惊湍,叹息流亡久未还。

已觉重行非故道,只应无恙是青山。

旋蓝偃岳元常事,深谷为陵亦等閒。

衲被蒙头都莫问,未当居士一分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ǐhòuguòhuáiānjīntángjiēfēijiù
sòng / liúqiān

xiàngláimáobànjīngtuāntànliúwángjiǔwèihái

juézhòngxíngfēidàozhīyìngyàngshìqīngshān

xuánlányǎnyuèyuánchángshìshēnwèilíngděngxián

bèiméngtóudōuwènwèidāngshìfēnwán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流谦的作品,题目为《水后过淮安金堂皆非旧路》。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旅途之苦与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

“向来茅屋半惊湍,叹息流亡久未还。”开篇两句描绘了诗人经过一处茅屋时的心情,那里的环境似乎让他感到有些惊惶,同时也引发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不舍。"已觉重行非故道,"这里表达了诗人再次踏上旅途,但发现路线已经改变,不是以前走过的老路。这一变化让诗人的内心产生了一种异乡飘零之感。

“只应无恙是青山。”这句诗表明尽管道路改变,但那座青山依旧,给了诗人一种安慰。"旋蓝偃岳元常事,深谷为陵亦等閒。"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观,其中“旋蓝偃岳”可能指的是山势蜿蜒连绵,而“深谷为陵”则是说谷地变成了陵墓,这些自然景观似乎也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

最后两句,“衲被蒙头都莫问,未当居士一分顽。”诗人似乎已经不愿再去询问世事,只想埋头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愿成为世俗中的一部分。这里“衲被”是指僧人的衣物,而“居士”则是对隐居者或文人的称呼。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在动荡时代中寻找精神安慰的文人形象。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答谭天池丈诗集惠教

数声长笛古城秋,晴雪幽怀满故洲。

每对青尊开北海,独携佳卷眺南楼。

诗从摭锦终高手,味到参禅始上流。

眼底悠然谁点笔,几回池草梦交游。

(0)

诞日感述

晨起行歌溪上堂,幸生尧世际辰芳。

虚舟自信心无系,直钓何妨饵有香。

涧荫小庭槐日遍,坐凭孤阁杞天长。

秋怀满目沧江阔,又笑芙蓉索杖忙。

(0)

贻诸孙业师解馆·其二

开遍梅花腊未残,东风遥泄到书坛。

可应桑梓归宁易,独感光阴送别难。

剑佩拂霜星斗灿,客裘笼日晓枫丹。

须知此景辛勤处,博取长安锦杏看。

(0)

宋春元宅上玩菊和高春元韵·其四

到眼风光画不成,谢家琼玉倚芳庭。

花中清丽真谁右,雪里峥嵘似尔情。

清露匝篱花带玉,晓霞铺径霭分馨。

芳标合并梅花论,红白何妨晚著名。

(0)

和赵宪副诗轴见寄兼呈年家岑都谏

白雪声高俯众鸣,纵横笔阵万人倾。

端令苏李为奴隶,肯放钟王作主盟。

六诏甘棠歌蔽芾,三槐清荫侈舒荣。

秋来多少霜台兴,兰荐芬芳菊吐英。

(0)

镇远行台一与剑潭熊太守夜奕·其一

银烛高烧刺史堂,一枰同此战秋光。

着中先后谋应审,局上风云变靡常。

淹坐可虞柯易朽,乘閒正值橘初黄。

归来却怪婴情久,残月无多影半窗。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