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曲山高奠楚氛,神仙初祖大茅君。
遥天归鹤盘秋月,幽壑潜蛟吟夜云。
丹鼎神光松桂室,酒壶春色涧溪芹。
一从待诏西清阁,石发梳香得梦闻。
句曲山高奠楚氛,神仙初祖大茅君。
遥天归鹤盘秋月,幽壑潜蛟吟夜云。
丹鼎神光松桂室,酒壶春色涧溪芹。
一从待诏西清阁,石发梳香得梦闻。
这首诗描绘了京师送别玉虚宗师返山的情景,充满了道家仙风和自然之美。首联“句曲山高奠楚氛,神仙初祖大茅君”以句曲山为背景,点出大茅君作为神仙初祖的地位,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遥天归鹤盘秋月,幽壑潜蛟吟夜云”两句,通过归鹤与潜蛟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同时借以表达对宗师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丹鼎神光松桂室,酒壶春色涧溪芹”则进一步描绘了宗师修行之地的清幽与神秘,丹鼎之光映照在松桂之间,酒壶中春色满溢于涧溪芹草之上,既体现了修道者的超然境界,也暗示了其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在。最后,“一从待诏西清阁,石发梳香得梦闻”表达了宗师曾经在朝廷任职的经历,以及其回归自然后的内心平静与满足,石发梳香的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宗师形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而生动。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道家哲学中追求自然和谐、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宗师高尚品德的颂扬。
我昔西化时。登上华狱山。北向视玄冥。
秦川荡然平。汉少杂类多。不信至真言。
吾后千馀年。白骨如丘山。尸骸路草野。
流血成洪渊。不忍见子苦。故作大秦吟。
哀叹二十颂。以示通中贤。见机降时世。
不值苦以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