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那得与人同,牲社家家祷岁丰。
料理蝗馀犹十五,残年亦未委沟中。
天心那得与人同,牲社家家祷岁丰。
料理蝗馀犹十五,残年亦未委沟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仲秋书事十首》中的第二首,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民生的关注。首句“天心那得与人同”揭示了诗人对天意与人间疾苦的思考,暗示上天的心意并非始终如一地惠及所有人,暗含着对社会不公的忧虑。次句“牲社家家祷岁丰”描绘了农民在丰收之年祈求神灵保佑的场景,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人们对天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
第三句“料理蝗馀犹十五”进一步深化主题,提到尽管蝗灾过后仍有十五分之一的收成,意味着损失仍然不小,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和不稳定性。最后一句“残年亦未委沟中”则以形象的手法描述了剩余的粮食并未得到妥善分配,可能还有部分被遗弃在沟壑之中,暗示了社会贫富差距和资源分配的不合理。
整首诗通过描绘农家生活的细节,寓言般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体现了陆游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