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提刑祠部再和前篇猥为祷祈之应辄复次韵且以见志》
《提刑祠部再和前篇猥为祷祈之应辄复次韵且以见志》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长吏忧民深望岁,诸侯闵雨著编年。

鹅鲜聊用遵明诏,尪鼻何能感上天。

五事肃时敛在宥,九功美利属持权。

守藩无状惟推分,必在蒙庄内外篇。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名为《提刑祠部再和前篇猥为祷祈之应辄复次韵且以见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政治清明、百姓福祉的深切期盼。

首联“长吏忧民深望岁,诸侯闵雨著编年”,描绘了官员们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他们渴望着丰年的到来,同时也记录下了诸侯们对于雨水的忧虑,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颔联“鹅鲜聊用遵明诏,尪鼻何能感上天”,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令的遵循,以及对上天的敬畏之情。鹅鲜(鹅肉)在这里象征着微小的贡献,而尪鼻(瘦弱的鼻子)则暗示了个人力量的微不足道,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颈联“五事肃时敛在宥,九功美利属持权”,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向往。五事肃时指的是五个重要的事务在适当的时候得到妥善处理,敛在宥则是指收敛权力,宽大为怀;九功美利则强调了九种美德和利益的实现,需要掌握权力的人来主导。

尾联“守藩无状惟推分,必在蒙庄内外篇”,表达了诗人作为地方官的职责与自我反省。守藩无状意味着作为地方官,自己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只能将此归咎于自己的分内之事。必在蒙庄内外篇,则是引用了庄子的著作《蒙》篇,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符合儒家与道家的道德准则,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体现了其深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论书

右军潇洒更清真,落笔奔腾思入神。

裹鲊若能长住世,子鸾未必可惊人。

苍藤古木千年意,野草闲花几日春。

书法不传今已久,楮君毛颖向谁陈。

(0)

烟火戏

天花无数月中开,五色祥云绕绛台。

堕地忽惊星彩散,飞空频作雨声来。

怒撞玉斗翻晴雪,勇踏金轮起迅雷。

更漏已深人渐散,闹干挑得綵灯回。

(0)

秋晴

浮飙解重阴,白日丽青天。

凛凛秋气肃,萧萧风景鲜。

脂车驾我马,览物往于田。

幽兴未能尽,中途复来旋。

古人不可及,独往秖自怜。

岂若偃吾室,优游以忘年。

(0)

丙戌四月随醇邸巡海呈教·其一

雕弓玉节出天阊,士女如山拥绣裳。

照海旌旗摇电影,切云戈槊耀荣光。

佽飞禁旅严千帐,罗拜夷酋列几行。

德协谦尊齐赞颂,力辞黄屋福威扬。

(0)

次韵道潜留别

为闻庐岳多真隐,故就高人断宿攀。

已喜禅心无别语,尚嫌剃发有诗斑。

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

到后与君开北户,举头三十六青山。

(0)

荆州十首·其三

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

耕牛未尝汗,投种去如捐。

农事谁当劝,民愚亦可怜。

平生事游惰,那得怨凶年。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