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度门礼秀师塔》
《度门礼秀师塔》全文
明 / 区怀瑞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度门竺乾西,经律森灵鹫。

东来九万里,震旦标一秀。

中分黄梅枝,却挂堆蓝岫。

涧玉注远香,莲花递相覆。

石窌久巳荒,镫幢宛然旧。

拂拭匪在今,舍筏无先后。

岐别极恒沙,得悟超尘漏。

愿以此鷇音,化作千狮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名为秀师的僧侣的崇敬之情,通过描述其墓塔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氛围,展现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与敬仰。

首句“度门竺乾西,经律森灵鹫”以“度门”开篇,暗示了秀师的修行之路,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佛教智慧与精神的世界。接着,“东来九万里,震旦标一秀”,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秀师从遥远的地方来到中国,以其独特的智慧和修为在中国佛教界树立了一座丰碑。

“中分黄梅枝,却挂堆蓝岫”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秀师的智慧比作黄梅枝,坚韧而富有生命力;同时,以“蓝岫”象征秀师所处的山峰,暗示其修行之地的高深与神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秀师的内在品质,也展现了他所在环境的清幽与庄严。

“涧玉注远香,莲花递相覆”则进一步渲染了秀师墓塔周围的自然美景,以“涧玉”形容清澈的溪流,以“远香”指远处飘来的花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莲花的递相覆盖,既象征着佛教的纯洁与清净,也寓意着秀师的教诲如同莲花般,不断传播,影响深远。

“石窌久巳荒,镫幢宛然旧”两句,通过对比荒废的石窌与依然矗立的灯笼与佛幢,表达了对秀师及其精神遗产的怀念与敬仰。即使时间流逝,秀师留下的精神财富依旧熠熠生辉。

“拂拭匪在今,舍筏无先后”则点明了对秀师精神传承的重视,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对他的纪念与学习都是持续不断的。这里借用佛教中的“渡河筏”比喻,强调了秀师教导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最后,“岐别极恒沙,得悟超尘漏”表达了对秀师智慧的赞叹,认为他的教诲如同宇宙中的恒沙,丰富且深远,能够帮助人们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更高的觉悟境界。

“愿以此鷇音,化作千狮吼”则是诗人的心愿,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像小鸡初啼一样,最终能如狮子般威猛有力,传递秀师的精神,激励更多人追求智慧与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秀师墓塔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赞美,展现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区怀瑞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启图。少有才,为辅臣赵志皋所重。天启七年举人,授当阳县知县。时县邑残破不堪,莅任后设义仓,兴学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声。后补平山令,告归。有《趋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
猜你喜欢

恭送昙阳大师六首·其五

西天西去指恒沙,东海东头枣似瓜。

斜日乍明秋潦尽,万人相送踏层霞。

(0)

闻边报旁午五首·其四

当年胡马入秋来,今岁南侵不肯回。

数种铁衣三十万,角弓驰骋拂云开。

(0)

庚戌秋书事八首·其七

汉皇神武即周宣,百伐长驱瀚海残。

信有嫖姚辞甲第,不妨通利筑星坛。

轮台诏下苍生慰,马邑诛先白骨寒。

千载中兴元不异,伫看丕烈颂桓桓。

(0)

祠部五台陆公请告归省却寄

欲事空王赋遂初,道心如水净涵虚。

归航更挟浮杯侣,轻橐惟装译贝书。

带月携琴投野寺,乘风看竹访幽居。

秋蔬春茗供谈笑,谢客高情白社余。

(0)

留别少府子鲁

木落见中州,遥连白帝愁。

黄河临断岸,明月上孤舟。

作客已多岁,还家又暮秋。

思君西下日,寒叶满江流。

(0)

何处

何处放船好,水深云欲低。

流澌莎草上,落日布帆西。

雨脚只在树,鸥飞不过溪。

买鱼炊白饭,醉听岭猿啼。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