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闲有俸钱,似仕无簿书。
似长免事任,似属非走趋。
病能加餐饭,老与酒不疏。
婆娑东湖上,幽旷足自娱。
时时唤客醉,小阁临红蕖。
钓鱼斫银丝,擘荔见玉肤。
檀槽列四十,遗声传故都。
岂惟豪两川,自足誇东吴。
但恨诗不进,榛荒失耘锄。
何当扫纤艳,杰作追黄初。
似闲有俸钱,似仕无簿书。
似长免事任,似属非走趋。
病能加餐饭,老与酒不疏。
婆娑东湖上,幽旷足自娱。
时时唤客醉,小阁临红蕖。
钓鱼斫银丝,擘荔见玉肤。
檀槽列四十,遗声传故都。
岂惟豪两川,自足誇东吴。
但恨诗不进,榛荒失耘锄。
何当扫纤艳,杰作追黄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醉书》,描绘了作者看似悠闲实则内心有所追求的生活状态。首句“似闲有俸钱”表达了表面上的清闲,但实际上还有固定的收入;“似仕无簿书”暗示虽在官场,但没有繁重的文书事务。接下来的诗句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享受,如健康饮食、饮酒自乐,以及在东湖边的逍遥时光。
诗人时常邀请朋友共饮,小阁边的红蕖增添了雅致。垂钓和品尝荔枝的细节,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生活情趣的高雅。四十弦的檀槽乐器,暗示着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而这些遗留在故都的琴声,足以夸耀于东吴之地。
然而,诗人遗憾自己未能在诗歌创作上更进一步,感叹才华被埋没,如同田地荒芜未耕耘。他期待有朝一日能摆脱琐碎,创作出超越前人的杰作,如同黄初年间的文学高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琐事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和现实困境的感慨,展现出其独特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