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暗坐,画出愁人一个。
茶饭不曾无泪堕,凄凉谁似我。
听尽鸡鸣不寤,拌把人儿不做。
玉碎花残今怎过,君怀中长大。
灯暗坐,画出愁人一个。
茶饭不曾无泪堕,凄凉谁似我。
听尽鸡鸣不寤,拌把人儿不做。
玉碎花残今怎过,君怀中长大。
这首清代张祥龄的《谒金门》描绘了一个独自在昏暗环境中陷入深深忧愁的人物形象。"灯暗坐,画出愁人一个",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画面,灯光昏暗,仿佛将愁绪凝固在空气中。"茶饭不曾无泪堕",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苦涩与哀伤,连日常饮食都伴随着泪水,显示出其凄凉心境。
"凄凉谁似我"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悲凉,他的情绪无人能及。接下来的"听尽鸡鸣不寤,拌把人儿不做",通过写主人公彻夜难眠,暗示了他内心的焦虑和对未来的迷茫。"玉碎花残今怎过"借物寓情,表达破碎的心境和对美好事物凋零的无奈,预示着未来生活的艰难。
最后两句"君怀中长大"则透露出一种期待,希望能在对方的怀抱中找到安慰和力量,以度过这艰难的时刻。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困境。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
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
候馆疏砧,高城断鼓,和成凄楚。
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
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
砌蛩自叹,过鸿自唳,剪灯谁语?
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
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