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日偶成》
《午日偶成》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为逢午日集园亭,遣兴持杯杯转停。

病后伤时思艾畜,愁来览物感蒲零。

綵丝疑效肠如缕,纨扇应怜鬓欲星。

浩渺忽看溪上水,汨罗千载恨犹醒。

(0)
鉴赏

此诗《午日偶成》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通过端午节的聚会场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为逢午日集园亭,遣兴持杯杯转停”描绘了端午佳节,诗人与友人在园中聚会的情景。午日,即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常在此时聚会欢庆。诗人手持酒杯,本意是借酒消愁,却在饮酒之际思绪万千,难以自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病后伤时思艾畜,愁来览物感蒲零”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病后的他,对时间的流逝感到伤感,思考着如何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同时,面对周围的事物,他的愁绪油然而生,感叹于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颈联“彩丝疑效肠如缕,纨扇应怜鬓欲星”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深刻体会。彩丝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如同细长的丝线;纨扇代表了青春的流逝,鬓角的白发如同星星点点。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尾联“浩渺忽看溪上水,汨罗千载恨犹醒”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相融合。诗人看着溪流上的水波,仿佛看到了历史的长河,特别是与端午节相关的屈原投江的故事。这不仅表达了对屈原忠贞不渝精神的敬仰,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端午节聚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时光流逝、历史记忆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继希安古诗韵

垂尽丝纶不上钩,冥鸿高举弋无由。

不图垂誉流千古,安肯低眉谒五侯。

(0)

用李德恒韵

吾子栖迟尚布衣,挑灯弹铗壮歌悲。

阮生固已开青眼,马氏元来有白眉。

运拙巢由真可慕,时亨房杜不难为。

男儿用舍奚忧喜,三径耕耘足自资。

(0)

和松月野衲海上人见寄二诗·其二

小隐居山何太错,居廛大隐绝忧乐。

山林朝市笑呵呵,为报禅人莫动着。

(0)

西域和王君玉诗二十首·其十三

几回午枕不成眠,幽鸟关关近数千。

安世不知安世计,隐居常慕隐居贤。

几行石榻围松径,一簇茅斋绕涧泉。

挂起西轩风似水,閒将羲易索幽玄。

(0)

和冲霄韵五首·其四

星星华发镜中惊,好赋归欤接淅行。

重位宁贪高一品,故园无惮远千程。

晴天花络春山色,落日松和秋水声。

无恙闾峰三百寺,遨游吟啸老馀生。

(0)

河中春游有感五首·其三

坎止流行以待终,幽人射隼上高墉。

穷通世路元多事,艰险机关有几重。

百尺苍枝藏病鹤,三冬蛰窟闭潜龙。

琴书便结忘言友,治圃耘蔬自养慵。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