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乾明观·其四》
《寓乾明观·其四》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丹室白云深,红尘不受侵。

鸣琴惊鹤梦,弹铗恐龙吟。

只有清虚事,全无名利心。

谢渠为下榻,买酒共侬斟。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寓乾明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隐居生活的情景,表达了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丹室白云深,红尘不受侵。”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丹室"指的是书房或是居所,这里用“丹”字可能暗示着一种高雅、宁静的生活状态。“白云深”则给人以飘渺、遥远之感,象征着诗人与世俗隔绝的境界。"红尘不受侵"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纷扰的排斥。

“鸣琴惊鹤梦,弹铗恐龙吟。”

这里通过古代常见的意象——琴、鹤、铗(一种古代乐器)、龙来形容诗人的艺术生活。"鸣琴"指的是演奏琴瑟之声,能惊飞鸿鹄;"弹铗恐龙吟"则是说弹奏乐器时担心惊醒了那沉睡的龙。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寓所中的艺术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只有清虚事, 全无名利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境界。"只有清虚事"意味着诗人只关注于精神上的追求和内心的平静,而非世俗功名。"全无名利心"则更加明确地表述了诗人对名誉、物质利益的淡泊。

“谢渠为下榻,买酒共侬斟。”

最后两句描写的是诗人的隐居生活与友人的交往。"谢渠为下榻"意味着诗人有朋友来访,还特意准备了坐处;"买酒共侬斟"则是说和朋友共同享用美酒,体现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世俗纷争的心愿,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与世间保持适当距离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八归.丁亥九月十二日舟发新州同仲叔返省应院试徐大同行联句一阕

花开犹昔,水流何处,閒过九日令节。

梧桐一叶随秋去,但有素琴幽怨,玉箫清绝。

庭院西风飘袂薄,又听得、数声啼鴂。

都迸入、一阵愁心,此意共君说。

长柰恹恹酒病,十年前梦,化作轻烟残月。

浅波飘荡,远山重复,那有梦魂飞越。

渐炉灰冷尽,只剩容华未消歇。

人间事、悽然翻笑,负了黄花,归舟斜日没。

(0)

菩萨蛮.有忆

湘帘影窣阑干绿。湘人心比阑干曲。但道不相宜。

花醒病起时。红鹦偏解事。戏唤人名字。

才说莫多愁。春星满玉钩。

(0)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其一

宦海归来气未平,笔端涌起石嶙峥。

故留隙地教花补,想见当年伉俪情。

(0)

红梅八首·其二

冰肌玉貌独嫌寒,捣就灵砂细细餐。

姑射山中沉醉卧,寿阳宫里带羞看。

让他腊雪三分白,酝出春风一味酸。

但愿朱颜常不改,年年换骨暗吞丹。

(0)

客中遇闰重阳

登高才匝月,今日又重阳。

破帽不堪落,霜花应更黄。

白衣虚送酒,异客倍怀乡。

寂寞兼风雨,那禁秋夜长。

(0)

谈诗·其三

发挥道德乃成文,枝叶何曾离本根。

末俗竞工繁缛体,千秋精意与谁论。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