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其一》
《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其一》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五载长安居,真作长安人。

移家城西隅,喜与二子邻。

秋来种佳菊,次第评芳新。

一秋无杂言,花事徒津津。

怀归不得归,贫仕祇益贫。

得意疏篱间,味比杯中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曾寿在京城长安的生活片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五载长安居,真作长安人”,点明了诗人在此地生活多年,已然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生活,成为其中一员。接着,“移家城西隅,喜与二子邻”一句,透露出诗人搬家后与友人的相邻之乐,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生活的和谐。

“秋来种佳菊,次第评芳新”描绘了诗人秋季种植菊花的情景,菊花的开放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延续,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一秋无杂言,花事徒津津”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盛开景象的赞叹,以及对这一季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然而,“怀归不得归,贫仕祇益贫”两句揭示了诗人在京城生活的另一面——对故乡的思念与现实的无奈。尽管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的孤独和物质上的贫困并未因此减轻,反而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处境。

最后,“得意疏篱间,味比杯中醇”以菊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满足感,这种内心的富足超越了物质的贫乏,如同一杯醇厚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其在复杂社会背景下的个人境遇和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道藏主号物外因作此偈

何处是物外,徒然劳指注。

物物皆唯我,我实无比喻。

去却我一字,动静随所寓。

灵光遍寰宇,今古绝来去。

(0)

偈颂三十八首·其十

结夏已过了,解夏犹未来。

中间一句子,莲花照水开。

因甚落草止啼,元只为婴孩。

(0)

提举太尉张求颂

平生道德迈前贤,著汉衣冠拜汉天。

自是名高闲不得,阿难依旧世尊前。

(0)

讲人更衣

老胡教网漫天阔,当甚多年碗脱丘。

勘破转关千圣外,别行条贯结冤雠。

(0)

赠术者王髯

王君僧服而胡须,赠我手写千隶书。

秦汉古法沦俗笔,钟王秘刻藏绮疏。

君游市俗谁问此,我好奇古贫无馀。

閒来古寺看画壁,醉去野店烹寒鱼。

击竹有时谈九命,无钱踏雪走千墟。

问君岁晚君何如,家有老婢归田庐。

(0)

杉下聋僧

殿阴古杉高百尺,苍弁虬髯森淀漆。

林深化蝶粉光冷,威凤飘飖感仙实。

旁有聋僧唤不闻,嗫嗫枯吟如有失。

或时兀坐何堆豗,或时手把古书帙。

帙中明星不复记,案上吟篇已亡律。

居山六月不知暑,地凉艳草生幽苾。

茶灶泥崩古藓黏,石盆仰地莲花出。

山童昼睡靠其旁,裤如盘络不掩膝。

僧今老矣无别怀,时梦响潭清汩汩。

终当卜室居其偏,坐看蜿蜒舞清溢。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