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睨群雄百战来,独全高节老蒿莱。
三公不任云台将,物色何须及钓台。
傲睨群雄百战来,独全高节老蒿莱。
三公不任云台将,物色何须及钓台。
此诗描绘了一位历经百战、傲视群雄的将领形象,他不仅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保持着高洁的品节。开篇“傲睨群雄百战来”两句,塑造出一位经验丰富且自信满满的武将形象,“独全高节老蒿莱”则表明他在风雨如磐的岁月中依然保持着不渝的操守和高尚的情操。
“三公不任云台将,物色何须及钓台。”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持重权的“三公”与诗中的武将,暗示即便是身居要职之人,也无法与此君相提并论。最后,“物色何须及钓台”则是在强调,这位将领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德,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在的装饰或标榜,就如同不朽的传说,永垂青史。
诗中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突出了主角色的卓尔不群,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超凡脱俗、英勇又有品德的人物形象的赞美之情。
林乌遥岸鸣,早知东方曙。
波上风雨歇,舟人叫将去。
苍苍前洲日,的的回沙鹭。
水气清晓阴,滩声隐川雾。
旧山劳魂想,忆人阻洄溯。
信宿千里馀,佳期曷由遇。
前程入楚乡,弭棹问维扬。
但见土音异,始知程路长。
寥寥晚空静,漫漫风淮凉。
云景信可美,风潮殊未央。
故人江皋上,永日念容光。
中路枉尺书,谓余琼树芳。
深期结晤语,竟夕恨相望。
冀愿崇朝霁,吾其一苇航。
闻说湘川路,年年苦雨多。
猿啼巫峡雨,月照洞庭波。
穷海人还去,孤城雁共过。
青山不可极,来往自蹉跎。
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
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
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
幽居虽可羡,无那子牟心。
子规夜夜啼槠叶,远道逢春半是愁。
芳草伴人还易老,落花随水亦东流。
山临睥睨恒多雨,地接潇湘畏及秋。
唯羡君为周柱史,手持黄纸到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