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棹芦花渚,江天夜向中。
月明银色界,波静水晶宫。
进止诚关分,升沈迥不同。
岂能终默默,长啸问穹窿。
舣棹芦花渚,江天夜向中。
月明银色界,波静水晶宫。
进止诚关分,升沈迥不同。
岂能终默默,长啸问穹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舟于江边芦花丛中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水波的和谐之美,以及对宇宙间事物变化的深刻思考。
首句“舣棹芦花渚”,生动地描绘了船停泊在芦花丛生的江边,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接下来,“江天夜向中”点明时间与地点,夜幕下的江面与天空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
“月明银色界,波静水晶宫”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明亮的月光比作银色的世界,波平如镜的江面比作水晶宫殿,形象地展现了夜晚江面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进止诚关分,升沈迥不同”则转入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通过“进止”与“升沈”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道路选择与命运起伏的深思,强调了个人行动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以及面对不同境遇时的独立思考与抉择。
最后,“岂能终默默,长啸问穹窿”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不甘于沉默,渴望探索宇宙真理的决心。他通过“长啸”这一动作,不仅抒发了内心的情感,也寓意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表达深刻哲思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宇宙和自我认知的独特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积雪捎寒,横枝摇暝,画栏亚处阴轻。
脉脉幽芳,谁怜绰态娉婷。鹤归几向苔阶认。
隔清溪、浅水盈盈。写环姿微步凌波,独显丰神。
啁啾翠羽催春梦,怅参横月落,绮袖难亲。
淡抹烟痕,玉人思折还停。
分明描出癯仙格,倩人谁、移上云屏。
有湖山、小结因缘,相对双清。
半亩谢公宅,一角傍慈山。
修来尘界清福,胜似饵金丹。
不讳疏狂白眼,自爱匿踪泉石,参破利名关。
人与菊俱寿,岁岁主骚坛。杨园里,萝径晚,竹阴寒。
曾访雨中斋馆,秋色贶奇观。
别有深情好古,镇日丹黄在手,吟稿检蟫残。
兄弟互师友,不羡住琅嬛。
又向枫桥去。轮指算春鸿秋雁,匆匆三度。
六十行年忙中过,敢信重来如故。
恨此别也应有数。
江上青山山外雪,长征人认我经时路。
津鼓发,舟何处。秣陵旧雨残星曙。
谓明年后湖凉夏,呼船重晤。
万顷荷花连天叶,饱取碧筒清露。
把茗事随缘分付。
此愿难偿偿亦易,倩流莺为我啼春住。
争握手,离怀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