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娇小。底事飘零早。一任春光容易老。
人比春光更好。盈盈乍识芳期。低徊欲语偏迟。
忽地翠颦红敛,佯歌金缕新词。
碧桃娇小。底事飘零早。一任春光容易老。
人比春光更好。盈盈乍识芳期。低徊欲语偏迟。
忽地翠颦红敛,佯歌金缕新词。
这首《清平乐·其十七》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画家、书法家吴湖帆所作,以碧桃为载体,寓言人生的短暂与美好。"碧桃娇小"描绘了桃花的娇嫩和小巧,暗示生命的脆弱;"底事飘零早"则表达了对桃花过早凋零的惋惜,暗喻人生易逝。
"一任春光容易老"进一步强调春天的流逝,而"人比春光更好"则转而表达人的情感更为丰富,即使面对时光匆匆,人的内心世界更加深沉。接下来,词人通过"盈盈乍识芳期"描绘初次相遇的美好,"低徊欲语偏迟"则写出人物的含蓄与矜持。
最后两句"忽地翠颦红敛,佯歌金缕新词"更是生动,"翠颦红敛"形容女子的娇羞,"佯歌"则展现出她借歌声掩饰内心的波动,"金缕新词"则暗示了她可能在用诗词来寄托情感。整体上,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碧桃的飘零寓意人生的无常,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欲上青云却垂翅,归来扫轨空山里。
道人说相来叩关,酒半醺酣谈亹亹。
我今布褐终馀年,岂论燕颔并鸢肩。
谓予形是朱顶鹤,两眼藏神高颊颧。
彭殇寿夭谁无死,不将动目摇湛水。
道人去后若复来,定应难相壶邱子。
名士多相识,吾乡亦旧游。
知君倦行役,见我小淹留。
道路双青眼,风霜一敝裘。
人中逢燕颔,早为说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