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捕鱼图歌》
《捕鱼图歌》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贫家捕鱼多用罾,富家捕鱼多用网。

贫家不如富家利,一网得鱼长数丈。

江花夹岸江水深,此时尺鱼如寸金。

岸高罾小扳不足,渔歌哀咽愁人心。

家家卖鱼向江浦,大船小船不知数。

大船鱼好多得钱,小船悠悠竟朝暮。

长沙游子思故乡,安得坐观江水傍。

买鱼沽酒对明月,我虽不饮强举觞。

我家海子桥西住,中使馈鱼长比箸。

居民未识忍独尝,自倚阑干放教去。

吾生有兴不在鱼,披图见画已有馀。

无家无业岂足问,但愿四海赤子同鲜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íng / dōngyáng

pínjiāduōyòngzēngjiāduōyòngwǎng

pínjiājiāwǎngchángshùzhàng

jiānghuājiáànjiāngshuǐshēnshíchǐcùnjīn

àngāozēngxiǎobānāiyànchóurénxīn

jiājiāmàixiàngjiāngchuánxiǎochuánzhīshù

chuánhǎoduōqiánxiǎochuányōuyōujìngcháo

chángshāyóuxiāngānzuòguānjiāngshuǐbàng

mǎijiǔduìmíngyuèsuīyǐnqiángshāng

jiāhǎiqiáo西zhùzhōng使shǐkuìchángzhù

mínwèishírěnchánglángānfàngjiào

shēngyǒuxīngzàijiànhuàyǒu

jiāwèndànyuànhǎichìtóngxiā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捕鱼图歌》描绘了贫富人家在捕鱼方式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贫家和富家捕鱼工具,暗示了社会阶层的差距:“贫家捕鱼多用罾,富家捕鱼多用网。”接着,诗人以“一网得鱼长数丈”形象地展示了富家收获之丰,与贫家的“扳不足”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第三部分转向江边景色,“江花夹岸江水深,此时尺鱼如寸金”,生动描绘了鱼价昂贵的场景,暗示了渔民生活的艰辛。“渔歌哀咽愁人心”则传达出渔民们的无奈与悲凉情绪。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渔市繁忙的景象,大小船只众多,富者得利,贫者辛苦劳作直到天明。他借长沙游子的视角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希望能悠闲地坐在江边赏景品鱼,但现实却是“买鱼沽酒对明月,我虽不饮强举觞”。

最后,诗人以自身的生活为转折,虽然家中时常有鱼获,但并不看重物质享受,而是感慨“吾生有兴不在鱼”。他更关心的是天下百姓能共享鲜美食物,表达了深厚的民生关怀和普世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捕鱼图这一主题,展现了社会贫富差距,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和谐社会的期盼。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游洞霄宫

云海三山路忽通,形神俱妙玉霄东。

八篇拟授无司马,银鼎浮珠问葛翁。

(0)

凤栖梧/蝶恋花.题泥溪驿

蜀道青天烟霭翳。帝里繁华、迢递何时至。

回望锦川挥粉泪。凤钗斜亸乌云腻。

钿带双垂金缕细。玉佩玎珰,露滴寒如水。

从此鸾妆添远意。画眉学得远山翠。

(0)

送同年朱元直监税·其一

会计牛羊道益光,幽兰不佩亦芳香。

前郎未必辞官小,我辈惟知作法凉。

客抱只消潘鬓白,俸囊无奈朔身长。

要知别后相思地,独上西山下夕阳。

(0)

和王祖文

河东河北塞烟长,谁作今年一苇航。

已见五龙思自奋,似闻两虎却相伤。

麟台君有青云路,蜗舍吾其白首郎。

忧国忧家连梦寐,端知不复有他肠。

(0)

□后圃成三绝句·其三

家山稍远梦难到,郡事渐希诗作魔。

句就欲烦相催和,夜窗无奈透霜何。

(0)

登潭州怀雪蓬姚使君

贾井裴亭遍短筇,红尘归骑又匆匆。

我寻桂树吟招隐,君对莲花诵易通。

今日江山劳别梦,他年灯火课新功。

濂溪最念初平老,恨听连床话未终。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