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温和气袭龙斿,薄晚轻云忽便收。
穆若清躬升午陛,烂然华月满圆丘。
烛光不动风前影,星彩交辉冕上旒。
拜贶益恭形圣语,卜年增永禄增遒。
温温和气袭龙斿,薄晚轻云忽便收。
穆若清躬升午陛,烂然华月满圆丘。
烛光不动风前影,星彩交辉冕上旒。
拜贶益恭形圣语,卜年增永禄增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庆祝郊祀典礼成功的景象。"温温和气袭龙斿,薄晚轻云忽便收"表达了天气和煦、祥瑞之气缠绕于祭坛之上,晚霞散去,云雾迅速消散,预示着吉庆的氛围。"穆若清躬升午陛,烂然华月满圆丘"则形象地描写了祭祀时节选在晴朗无云之日,太阳当空而立,如同一轮明亮完整的月亮照耀着祭坛。
"烛光不动风前影,星彩交辉冕上旌"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圣,蜡烛光线稳定,不受微风影响,而星辰闪烁,与天幕上的华丽装饰交相辉映。这些细节都在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祥瑞降临的氛围。
"拜贶益恭形圣语,卜年增永禄增遒"则是对祭祀过程中君主谦和恭敬之态度的描写,同时预示着国运昌隆、福寿延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精妙刻画,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以及对国家安宁和君主圣明的美好祝愿。
公子年方少,举止皆老成。
阿兄益威重,阿弟神复清。
总角遭乱离,高冈无凤鸣。
从父窜东海,赤脚走层冰。
虽乏金与粟,卷帙犹满籯。
斗室足咿唔,晨夕披不停。
古人有心血,今人有眼睛。
读书只读字,大海无涯津。
性道本饮食,瓦砾通神明。
苟自得网纽,千载任纵横。
天地我注脚,何况是六经。
切磋即手足,菽水见模型。
搦管尔家事,文章出至情。
勖哉两公子,艰虞力弥增。
今古无别路,非关世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