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住兰亭,心同晋水清。
忘机盟宿鹭,伐木听雏莺。
物亦知人意,春宁有世情。
幽寻空作计,一夜雨连明。
久客住兰亭,心同晋水清。
忘机盟宿鹭,伐木听雏莺。
物亦知人意,春宁有世情。
幽寻空作计,一夜雨连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久居兰亭的旅者,他们的心灵如同晋水般清澈。诗中表达了忘却尘世间烦恼,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盟宿鹭"和"伐木听雏莺"两句,展示了诗人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命生长的声音具有敏锐的感知。
"物亦知人意,春宁有世情"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越人类情感,与万物共鸣的境界。这里的"物"指的是自然界,它似乎也能理解人的情感,而"春宁"则是对大自然中生机勃勃景象的一种赞美。
最后,"幽寻空作计,一夜雨连明"两句,传达了诗人面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以及在某个雨夜中,对未来命运的深思熟虑。这里的"幽寻"表达了一种探索未知的行为,而"一夜雨连明"则是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一种描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之间的对话和融合。
天地产众材,任材谓之智。
栋桷与楹杙,小大无有弃。
方者以矩度,圆者中规制。
嗟尔木之瘿,何异肉有赘。
生成拥肿姿,赋象难取类。
檃括所不施,钩绳为尔废。
大匠睨而往,恻然乃有意。
孰非造化功,而终朽不器。
刳剔虚其中,朱漆为之伪。
斟浆挹酒醴,施用惟其利。
牺象非不珍,金罍岂不贵。
设之于楹阶,十目肯注视。
幸因左右容,反见为奇异。
人之于才性,夫岂远于是。
性虽有不善,在教之揉励。
才亡不可用,由上所措置。
饰陋就其长,皆得为良士。
执一以废百,众功何由备。
是惟圣人心,能通天下志。
世态纷纷等触蛮,惟公打透利名关。
八州不作士衡梦,三径谩为元亮还。
苦淡平生安北巷,孤高一节照西山。
想应精爽难埋没,只在青松白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