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
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
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
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
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
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名为《新楼诗二十首·其四》。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哲理。
"杜鹃如火千房拆"一句,以鲜明的色彩描绘了杜鹃花竞相开放,宛如火焰一般,充满了诗人的视野。这种比喻强烈而生动,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丹槛低看晚景中"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作者似乎在暮色中低头沉思,丹槛(一种带刺的植物)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障碍和挑战。
接下来的两句"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情感。花朵在夜间吸收露水,以更鲜艳的姿态迎接着白天,而落下的花瓣则像是对春风的埋怨,这里春风不仅是季节的象征,也可能是无常和离别的隐喻。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中,“早梅”指的是提前开放的梅花,而“佳人”则通常代指美丽或理想中的情侣。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对逝去时光和未能实现的愿望的怀念。
最后两句"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诗人转而关注那些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小花,它们依旧随着越鸟(一种迁徙的鸟类)在山间绽放。这里“满山红”可能既是对美景的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时光和情感的深刻感悟。它不仅展示了李绅精湛的艺术造诣,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风格的一个缩影。
小艇一叶轻,穿波驶如箭。
携将联吟侣,三潭游历遍。
借彼德生堂,团圞开华宴。
芰荷未著花,风来叶频颤。
纤鳞聚族多,喷沫银浪溅。
返照入潭心,万匹滉金练。
凭栏立移时,心摇更目眩。
澄影写心心,鉴光窥面面。
何时踏月来,吟秋聚名媛。
寿师昔放生,乐善意不倦。
旧迹久荒凉,葑根簇湖堰。
犹幸去年夏,胜境重修缮。
川泳鲂鱮乐,云飞鸿鹄便。
生机溢湖澳,空明融一片。
缅彼大悲心,千载犹如见。
当头明月淡遥空,折柳歌骊曲未终。
惜别本无儿女态,联吟喜有父兄同。
装轻半载诗书画,道远还愁雨雪风。
十里花田烟树里,洋桃水碧佛桑红。
休嗟凤泊与鸾飘,一叶帆飞廿四桥。
旧梦已怜池草冷,离魂拚共蜡花消。
乡关日远鸳鸯水,海国烟寒玳瑁潮。
料得情深非久别,莫教再瘦到吟腰。
晨昏须博老亲欢,岭表风光任饱看。
丹荔绿榕堪入画,珠蚶花蛤好加餐。
屈伸未免依人苦,冷暖应知作客难。
珍重临歧无别语,早将尺素报平安。
不尽离愁宛转思,到时应在早春时。
满篮香露花含笑,一路青山鸟画眉。
得意何妨归缓缓,关心惟愿去迟迟。
素馨抹丽珠娘舫,好谱风华绝妙词。
《送外侍翁大人并子虔兄公入粤》【清·何佩玉】当头明月淡遥空,折柳歌骊曲未终。惜别本无儿女态,联吟喜有父兄同。装轻半载诗书画,道远还愁雨雪风。十里花田烟树里,洋桃水碧佛桑红。休嗟凤泊与鸾飘,一叶帆飞廿四桥。旧梦已怜池草冷,离魂拚共蜡花消。乡关日远鸳鸯水,海国烟寒玳瑁潮。料得情深非久别,莫教再瘦到吟腰。晨昏须博老亲欢,岭表风光任饱看。丹荔绿榕堪入画,珠蚶花蛤好加餐。屈伸未免依人苦,冷暖应知作客难。珍重临歧无别语,早将尺素报平安。不尽离愁宛转思,到时应在早春时。满篮香露花含笑,一路青山鸟画眉。得意何妨归缓缓,关心惟愿去迟迟。素馨抹丽珠娘舫,好谱风华绝妙词。
https://shici.929r.com/shici/mWBZPvQ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