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种桐》
《种桐》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居生计唯耕植,共道栽桐胜种田。

无税不惊鸡犬叫,有锄休仰子孙贤。

偷禾鼠往邻村去,薙草人閒镇日眠。

三岁便教花作实,满篷风送卖油船。

(0)
鉴赏

这首《种桐》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生活图景。诗人以“山居生计唯耕植”开篇,点明了生活的来源在于耕作与种植,接着“共道栽桐胜种田”一句,表达了栽植桐树比普通耕作更为适宜的观点,或许是因为桐树不仅能够提供木材,还可能有其他经济价值或象征意义。

“无税不惊鸡犬叫,有锄休仰子孙贤”两句,通过对比无税与有税的社会环境,以及勤劳与依赖的关系,强调了自给自足、勤俭持家的重要性。没有赋税的压迫,鸡犬安宁,人们不必为生计担忧;有了锄头,就不必寄希望于子孙的贤能来维持生活,体现了对个人努力的重视。

“偷禾鼠往邻村去,薙草人閒镇日眠”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老鼠偷食禾苗,却也促使人们更加珍惜劳动成果,而闲暇之人则在修剪草木中度过时光,展现了农耕社会中人与自然的互动。

最后,“三岁便教花作实,满篷风送卖油船”则寓意着教育与传承的重要性。从幼时开始,就教导孩子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如将花培育成果实,最终通过卖油船将产品运送到更远的地方,体现了教育的长远目标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种桐》不仅是一首赞美山居生活的诗,也是对农耕文化、教育理念和社会价值观的深刻体现。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偈颂二十二首·其二

一自休戈见太平,跨龙仙去彩霞轻。

感恩惟有西湖水,夜夜清波蘸月明。

(0)

山居二首·其二

平生湖海竟何依,选得佳山赋式微。

茗碗炉熏同宿学,蒲团禅板接初机。

陂城水满芹尤滑,瓦钵肩挨粥未稀。

睡起乌藤清兴在,不知老木挂残晖。

(0)

辛亥春别湖上诸友

江南花信厌春寒,乡路迢迢去亦难。

不解趋时人笑拙,每怀归计自求安。

明朝芳草空相忆,何处青山复共看。

二十八年清苦志,独歌白雪对幽兰。

(0)

登姑苏台

姑苏台上鹿麇来,流水千年去不回。

野草青青都是恨,春风不放百花开。

(0)

梅·其六

拂拂霜风掠面寒,清愁犹倚玉栏干。

月中香韵浑无赖,雪后晴花最好看。

(0)

远山平野

云山影影接暗沙,频见回雕打暮鸦。

曾是吴王弦管地,春风吹草不吹花。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