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蚕缘桑自成茧,群儿采茧残桑枝。
明年家蚕黑蚁出,田中桑死蚕忍饥。
野茧更采不满筥,家蚁岁生无尽时。
翁乎驱儿无残桑,叶长蚕成长有丝。
野蚕缘桑自成茧,群儿采茧残桑枝。
明年家蚕黑蚁出,田中桑死蚕忍饥。
野茧更采不满筥,家蚁岁生无尽时。
翁乎驱儿无残桑,叶长蚕成长有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春景,通过对桑树和养蚕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乡土生活的艰辛。诗人以野蚕自成茧、群儿采茧的情景,揭示了生存竞争的残酷,同时也反映出了农家孩子们对春天工作的投入和忙碌。
"野蚕缘桑自成茧,群儿采茧残桑枝。" 这两句诗展示了春天农村特有的景象,野蚕在桑树上自然形成茧,孩子们则忙于收集这些茧和剩余的桑枝。
接下来的 "明年家蚕黑蚁出,田中桑死蚕忍饥。" 揭示了养蚕家庭的辛酸与困难,即使在春天这个生命力最强的时候,也有死亡和饥饿的存在。
然而,生存的需求并没有因为这些苦难而减弱,反而更加迫切,如 "野茧更采不满筥,家蚁岁生无尽时。" 所表达的,就是这种不断的循环与对生命的渴望。
最后两句 "翁乎驱儿无残桑,叶长蚕成长有丝。" 则是诗人对于孩子们在春天里辛勤工作的情形做出的感慨,希望他们能够不留下任何未采集的桑树,同时也期待着养蚕生活能够有所收获。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细致描写,表现了生存的艰辛与生命的坚韧。
旴江郭东门,江水湛虚碧。
东南望群峰,连延倚天壁。
长林相蔽亏,苍翠浮日夕。
青冥窗户寒,居者非咫尺。
子初得从谁,有此烟雾宅。
燕坐远世喧,及门无尘客。
筑亭更求深,缓带聊自适。
时花笑婀娜,山鸟吟格磔。
家酿熟新樽,欢言命良席。
故已轻华簪,宁论珍拱璧。
我亦有菑田,相望在阡陌。
安得巾柴车,过从伫三益。
食蘖饮冰廉士操,敝衣穿履古人风。
溪堂兴足登临后,滕阁今归啸傲中。
一榻高悬宾阁峻,二龙俱化县池空。
因过胜境须行乐,驿召方当急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