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翠锁亭避雨》
《翠锁亭避雨》全文
宋 / 谢翱   形式: 古风

客有游山衣,著久如薜荔。

行行万翠亭,忽作风雨憩。

仰面无所睹,梁间有题字。

问此何人书,婉娩有弱气。

云昔魏王妃,学书似李卫。

乘云到此山,洒墨在空翠。

尘风吹土花,倏忽景物异。

疑此梦与仙,不类人间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客在山中游玩时,偶然遇到一场风雨,他便躲进了一个名为“万翠亭”的地方避雨。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风云变幻,以及游客在避雨时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思考。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客有游山衣,著久如薜荔”,将游客的衣服比作生长在岩石上的薜荔,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痕迹。接着,“行行万翠亭,忽作风雨憩”则描绘了游客在翠绿的亭子中避雨的情景,突出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仰面无所睹,梁间有题字”一句,引出了一段关于亭子内部的描述,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和人文的气息。接下来,“问此何人书,婉娩有弱气”表达了对书写者身份的好奇和对其笔力的赞美,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云昔魏王妃,学书似李卫。乘云到此山,洒墨在空翠”这一段,通过想象魏王妃的故事,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现实场景联系起来,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诗意。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古代女性才情的欣赏。

最后,“尘风吹土花,倏忽景物异。疑此梦与仙,不类人间世”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历史之间奇妙联系的思考。这不仅是一次避雨的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自然之美、历史之深和人生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故事,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谢翱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次韵答丁戊山人武夷见寄二首·其二

玉椷何处寄新诗,消息惟应海鹤知。

三洞丹经瞳炯炯,万峰黄帽鬓丝丝。

云浮飙室朝元地,月过天坛礼斗时。

为问青精何日至,山禽将献赤龙芝。

(0)

怀傅木虚游勾漏未返

葛洪昔日求丹处,闻尔飘飖驾羽车。

风静乍疑鸾啸后,田荒犹识象耕馀。

朝随石室攀圭洞,夜蹑天坛礼玉虚。

龙峤有经何处觅,蒙山应授羡门书。

(0)

夜集谭大理宅同侯比部舜举

寓直推能赋,论交更一寻。

月悬郎署冷,山绕帝城深。

白纻传新曲,黄花寄赏心。

不知城漏永,星汉夜沉沉。

(0)

送曹峒峰擢广西宪副·其一

皇初世弥远,大朴日已漓。

蒙泉到西湖,溢载筝与丝。

挺挺苍玉质,矫矫逵羽仪。

愿言绍于迈,揽辔追黄羲。

(0)

登天台寺

紫薇天北有三台,此寺天台天与来。

我与天游空一望,万山苍翠总低回。

(0)

题扇寄艾陵年兄

天上故人应渐远,门前炎火却当炉。

大和干转云何术,一握清风且自苏。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